执新质生产力之笔续写“春天的故事”

重庆市云阳县双江街道、水口镇选调生 张志超、李研妍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从“新发展理念”到“高质量发展”再到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的“新质生产力”,正释放出高质量发展的崭新思维和澎湃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在新征程上必须回答的“发展之问”,也是“春天的故事”的时代新篇,要坚持以科技创新增动力、以产业升级添活力、以人才集聚强内力,在赋能增效、推陈出新中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

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打好“政府宏观企业微观”组合拳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增动力。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中,需要不断出现具有国际引领性和代表性的先进事物,通过新成果的出现激活产生适应于现实发展需要的新动能,并由此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这意味着,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攻克更多“卡脖子”技术、掌握更多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已成为核心要义。要统筹发挥好政府宏观战略导向与企业微观创新主体作用,坚持以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主攻方向,让人才、技术、资金等各类创新要素有序向企业集聚,加强由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攻关出更多“个性”成果,打好“特色牌”,走稳“务实路”,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有机结合,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有效融合,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闯出一片新天地。

找好产业升级这个“衔接点”,跑稳“破立并举一体推进”新赛道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添活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并强调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已成为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塑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我们应当前瞻部署细分赛道,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赢得开门红,但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而应坚持先立后破、做好统筹推进的文章。让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形成推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一方面要坚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培育新增长点、推动新动能见实效。另一方面要落实好适度原则和循序渐进,等待发展条件具备和时机成熟,紧抓传统产业升级,积极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生态化转型。唯有两者齐头并进、有条不紊,才能让产业发展脱胎换骨、强筋壮骨,为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用好人才集聚这个“金钥匙”,绘制“政策人才双向奔赴”新图景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强内力。“国之强弱,不在甲兵,不在金谷,独在人才之多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在创新驱动,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一方面,政府部门要“摸清家底”,掌握人才缺口的实际情况,精准开启引才“通道”,仔细编撰引才“说明书”,立体绘就引才“画像”,给怀才者与岗位“牵线搭桥”,让求才者精准实现“引才以需、引而能用”的目标,提高引才质量和效率。坚持把政策作为推动人才汇聚的“引擎”,以“求贤若渴”的诚意因地制宜制定出台人才回乡创业项目资助、安居保障、子女教育医疗等一系列人才政策,构筑区域性政策引才的“个性”优势,深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沃土,让人才无“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人才在干事创业中要永葆“闯”的姿态、“创”的劲头、“实”的作风,发扬“钉钉子”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将每一个岗位都当成奋斗的舞台、把每一项工作都作为奉献的途径,争做本职业的“行家里手”,竭尽毕生所学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智力支持,护航新质生产力之花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绚丽绽放。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的科学指引,是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关键举措。只要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推进高质量发展,就一定能够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本文信息来源自共产党员网

(1)
上一篇 2024-03-15
下一篇 2024-03-15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