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 基层需要这“三种人”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水务局 王健

“上面一根针,下面千条线”,相信大家对这句话早已烂熟于心,倒背如流,尤其是我们基层干部,投身脱贫攻坚一线,深知基层工作的复杂性、长期性,办的是群众身边大小事,小到锅碗瓢盆柴米油盐,大到住房医疗教育卫生,内容具体又丰富,对干部综合素质要求高。基层是一个大舞台,青年干部大有可为,笔者认为,基层需要这“三种人”。

做“贴心人”,感受群众“温度”。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基层群众大都文化程度低,尤其是留守在农村的妇女、老人,对党的一些基层治理政策理解不透,会出现一些困惑,此时,基层干部就要主动入户走访,除了宣讲政策,更要把政策说透彻,做好记录,群众问了什么、需要什么、可以怎么做,为群众解答释疑,消除疑虑,看老百姓是否点头同意,在平时生产生活中,除了了解经济收入情况外,也需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嘘寒问暖。我们青年干部要勇于到基层一线去,与群众“打成一片”,倾听群众心声,做群众身边的“贴心人”,为群众排忧解难,心系于民,服务于民。

做“情报员”,传递群众“态度”。基层干部既要做好上级领导决策部署的“千里眼”“顺风耳”,更要当好人民群众的“情报员”,问计于民、谋计于民,对标补短、查漏补缺,成为把握正确工作方向与提高工作效率的“尖刀利刃”。既如“显微镜”般细致入微,又如“望远镜”般看清整体全局,避免“画大饼”“一刀切”的情况,要善于分析谋划,要有上得高山峻岭,下得田间地头,持之以恒扎根基层大地的“脚力”;关注千家万户,洞察民情民意,坚定不移的“眼力”;为民谋福,善学善思的“脑力”;求真务实,躬耕调研报告的“笔力”。

做“带头人”,提升群众“满意度”。“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政策不仅要落地,更要落对地方,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政策好不好,开出什么花,结出什么果,一看便知。好的政策需要基层干部进行正确引导,因地制宜,紧紧依靠群众,团结发动群众,永远站在群众身边,带头谋思路、谋出路,攻坚克难,充分发挥政策效能,为民谋福,为民谋利,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基层治理事关国家兴衰稳定,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牵动着党和国家的心,基层是一个大舞台,青年干部要积极主动投身到基层一线去锻炼,增强本领,成为基层需要的“三种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0)
上一篇 2020-09-30
下一篇 2020-09-30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