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请把好自身的“度量衡”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赵海涵

度量衡,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用于计量物体长短、容积、轻重的物体的统称,用于测量的工具,视作衡量的标尺。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初心使命,践行职责使命,忠诚服务于民,就有必要把好自己的“度量衡”,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尺”,做到心中有“度”,胸有大“量”,手可把“衡”。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坚持心中有“度”,不做“差不多先生”。工作中,很容易听到这样的对话,“小王,快下班了,今天的报告写得怎么样了?写好了我看看。”“没问题,刘姐,差不多了,马上发给你。”结果,“差不多”是同事晚上在家的细细打磨。其实“差不多”是工作中每个人都容易出现的不良习惯,如果不能对自己高要求,保持谨慎态度,常怀警惕之心,很容易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比如,党员干部如果对于基层群众了解不全面、不仔细,用“差不多”的态度,就可能造成脱贫攻坚的任务不能实打实地兑现,导致群众的期盼落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降低。“差不多”看似工作中的小问题,但却藏着大隐患。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如果在防控过程中抱着“差不多”的思想,就可能让全国人民筑起的生命之墙、安全之墙受到侵蚀。因此要严格要求自己,警惕“差不多”思维。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坚持胸有大“量”,不做“小心眼之人”。人们常说“以水为师”,就是讲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有大胸怀更能涵养敢担当勇作为、讲规矩守纪律的品格。敢担当勇作为,就是在矛盾和问题前要敢于逗真碰硬,在急难险重前要敢于攻坚克难,在新事物前要敢于作表率;讲规矩守纪律,就是在重大原则问题前能够立场坚定,在歪风邪气前敢于独善其身,在各类诱惑前敢于果断拒绝……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作为年轻党员干部,更加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思想政治意识,划清是非界限,旗帜鲜明地与错误思想作斗争,培养大境界,涵养大胸怀,开创大格局。以大胸怀促进大发展,放眼大环境,瞄准利长远、可持续的事情,振奋精神,砥砺奋进。

“事分轻重缓急”,坚持手可把“衡”,掌好工作“平衡木”。不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中,都不可能在同一时间段只存在一件需要解决的事情,如何更合理地分配时间,做好每一件事,是全体干部都面临的问题。“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办事方法,缓事急做不等于不做,而是要处理得简单点,不要费太大的心思,比如日常工作中的杂务;急事缓做意味着有恒心和毅力,缓做不是指形式上,体现的是办事的心态,不能急,要静心。作为党员干部,要明白事务的轻重缓急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当下实际情况,有效厘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更好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发挥最大的效益,为民办实事。当然,事情分轻重缓急,有先办后办之分,办事情的态度却没有轻重缓急,大事小事都应当一视同仁,用一样严谨的态度和务实的作风去对待。

用毫厘不差的态“度”,展胸有大志的考“量”,行恰到好处的平“衡”。这样的党员干部即使在细小中,也能干出实绩;在一隅之地,也能展现作为;在急难之中,也能创造奇迹。

(0)
上一篇 2020-10-22
下一篇 2020-10-22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