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作的“串联”智慧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工山镇人民政府 许晴

建党近百年来,无论是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还是沂蒙精神,都在不断告诉我们,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党群、军民之间“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才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重要的成功密码。“上面千条线,下边一根针”,长期以来,基层工作的重要性、挑战性和复杂性总是反复被提及,而基层工作之所以被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就是因为其紧紧贴近群众的本质。做好基层工作,不仅要守初心、担使命,更需要探索合适的方式方法,提炼基层工作的“串联”智慧。

政策要“串联”民意。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提到,开对了“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短短8年时间,我国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充分证明脱贫攻坚战是一次“对症下药”、指向正确的伟大战役。“精准”二字同样适用于针对基层一线实施的各项政策,要出台什么样的政策,关键就要看老百姓需要什么样的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日新月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但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许多农村居民在感受到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对“现代化”表现出了陌生和不适,生活方式、习惯的转变,往往需要几代人的迭代发展。社会需要向前发展,但社会发展不能落下一人,且最终目标是要让每一个居民都能够获得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富足,从这一层面上来说,社会发展的本质是“服务”,“药方子”的原则是“以人为本”。故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应是推动城乡互融,保留特色打造“一县一特、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创造机遇促使人才返乡,紧抓“三农”内核、去粕存精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

施策要“串联”民声。2020年的疫情大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在全民居家的紧张时期,浙江“数字抗疫”展现了“大数据”的便捷与力量,引得各省纷纷效仿。“绿码在手,出行无忧”,小小的“安康码”减轻了各地的防控压力,也解决了群众渴望出行复业、企业期望复工复产的迫切需要。倡导居家隔离,是我国为抗击疫情提出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以个人健康码配合隔离管理,是在充分研判疫情动态的基础上,响应民声、兼顾社会发展的创新举措,也是政策实施过程中的“识时务”之变。不可否认,一项政策的制定、出台、实施,往往是经过无数次的研讨、试点、完善,已经具有了很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但政策是“死”的,而人是“活”的,一如“安康码”广泛推行之后,针对无法使用智能手机人群的“老幼安康码助查”“帮他人申领”等延伸服务,正是稳中求“变”,在把握大方向的同时,串联民声反馈,帮助障碍人群跨越“数字鸿沟”。“变”即原有基础上与时俱进的创新,其依据的则是施策对象的“回声”,能让群众最大程度地享受到政策红利,政策的实施才会有价值和意义。

干部要“串联”民心。“孺子牛”精神在2021年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再一次被习近平总书记提起,基层干部要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心态,当好党和政府的“联络员”、“人民群众的服务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随着“两微一端”、短视频等新媒体兴起,社会舆论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人“吐槽”、人人“发声”,“倒逼”现象成为群众工作的新特点。由于各地发展环境、发展速度等多方面不同,许多时候无法即时满足群众的部分需求,“有效沟通”就成了架起包容理解的桥梁。“有效沟通”原则是“合理解决问题”,方法是“将心比心”,秘诀是“讲群众话”。对于群众所提出的诉求,凡是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或确有困难的,要第一时间解决到位,如果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提出的过高的期望要求,如户数过少的村民组要求立刻修建户户通水泥路等,要实事求是地进行解释“项目规划近期无法落地”,抓住需求的关键“出行便利”,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协商解决方法“联合附近住户先行铺设石子路等”,作出合理承诺“户户通建设正在逐步推进”,让群众真切感受到自己的需求是被记在了干部的心里。

抓好基层工作,做好群众工作,是我党立身之本,也是党员干部成长的“必修课”。“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只有扑下身子、敞开胆子、迈开步子、甩开膀子,才能做出样子。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1-31
下一篇 2022-01-31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