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大”文章 化解思政课之“难”

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 潘望

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

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又一次强调了思政课的重要性。思政课难上,但思政课一定要上好。上好思政课,尤其是上好“大思政课”,成了每一位思政课老师站上讲台之前要思考的“必修课”。

通读教材,把握规律,可解思政课教学之难。

思政课难上,是其中强烈的政治性决定的,学生们的接受能力水平始终会与思政课的要求有着一定的差距。从这个方面来看,思政课老师们应该充分了解实际的学情,要掌握思政课教学循序渐进、且螺旋式上升的特点。

针对这一问题,在备课时,教师应该充分了解统编版思政课教材编写体系,不同学段的教师也不要只局限于自己学段的教材研读,更应该通读其他学段的思政课教材,做好上下学段的衔接。通读教材,把握规律,了解体系,循序渐进,只有在备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解思政课教学之难。

放宽视野,活用资源,可解思政课教学之难。

思政课难上,还在于课本内容与当代学生的心理间有一定的距离。新时期的青少年们,在网络上了解世界,他们有独属于自己的“生存圈”和“话语圈”,思政课本上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变成了“老古董”和“死知识”。

要解决这一问题,思政课教师们应该以教材为依托、以生活为蓝本、以社会为镜子,让思政课走出小课堂,真正走进广阔天地之中。

令人感到欣喜的是,我们高校的思政课堂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变。如将“一言堂”变为“思维堂”,教师将社会、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拿到课堂中与同学们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如将“读万卷书”变为“行万里路”,追寻红色记忆,重走红色线路,寓教于游,在行走中触摸历史和思想;还有老师们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互联网,通过自建网站、公众号、微博等平台,为学生们创设学习和交流的空间和平台。放宽视野,活用资源,让课堂“活”起来,才可解思政课教学之难。

立足价值,着眼信仰,可解思政课教学之难。

思政课难上,更在于它与其他课相比,更致力于价值观的塑造和理想信念的确立,这既是思政课的核心,更是思政课要解决的艰巨任务。

针对这一难题,思政课教师要有大格局和大情怀。思政课不光要传授理论知识,也不光在解决学生的个人问题,它是需要有精神上的传承的,更难的是,它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

思政课可以讲党史、谈会议,也可以讲精神、谈热点,但不能只讲知识“点”,更不能把内容谈“散”,可以用专题讲座、主题课堂的形式,将这些散点串联起来,让学生能看到其中的一条突出的主线——理想、精神和信仰。立足价值,着眼信仰,方可解思政课教学之难。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2-01
下一篇 2022-02-01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