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青少年烹饪“色香味”俱佳的思政课“佳肴”

广东省阳江高新区委组织部 洪梅

毛主席曾强调,“思想这个阵地,你不占领,别人就会占领。”青少年阶段处于人生中的“拔节孕穗期”,容易受一些错误观念诱导。常言道,“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我们必须守好思想阵地,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法宝”,为青少年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真善美的“种子”。

有道是,“治大国如烹小鲜”,治理国家,需要精选“主材”,谨慎把握“火候”,“油盐酱醋”等佐料也要用得恰到好处。思政课教学也是一样,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用心“烹饪”,确保课程“色香味”俱佳,能够牢牢抓住青少年的“胃”。

精选“食材”,让课程“入眼”好看。选择食材是烹饪中最重要的第一步。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食材对菜的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选材也是一样,首先要确保有充足的“营养”。众所周知,思政课旨在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因此,必须要保持思政课的“食材”健康且富有营养。要旗帜鲜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红色基因打底,以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为核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武装头脑,引导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其次要满足学生的“味蕾”。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思政课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贴近学生。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思政课既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也要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抓住他们的关注点、兴奋点、共鸣点,从而科学设置课程、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活动,让学生坐得住、听得进,才能让思政课成为“爆款美食”。

精心“搭配”,让课程入耳“好听”。菜品如何,也在于食材的不同搭配和组合。一道专为青少年烹饪的精神“佳肴”,除了注重“营养”,还要讲究“食材”的完美搭配。要体现“意”字,让思政课有灵魂、有神韵。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语言有三美,意美以感人,一也”。思政课要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充分运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独特的地方教育资源,直面社会热点,挖掘鲜活故事,让其保持独特的精神高度和思想内涵,增强魅力值、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要体现“尚”字,让思政课具时代感、艺术性。要让思政课从“乏味课”变成“兴趣课”,还需坚持“守正”与“创新”有机统一,跟上时代的节拍。要积极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方式形式,升级改造传统课堂,延展课堂“半径”,用活互联网技术,创新话语体系,如开展实物实景实事教学,视频APP互动教学等,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从而提高思政课的“抬头率”和“点头率”。

精准“调味”,让课程入心“回味”。火候、调味是影响菜肴的外观、味道、口感的重要因素。要掌握“火候”,让课程张弛有度。古人云,“物无不堪吃,唯在火候,善均五味。”一道菜,什么时候下菜、下料、起锅,有着一定的规律,有的菜肴需要猛火快炒才能保证色鲜形美,有的则需要细火慢炖才能散发沁人香味。对于思政课,应正确把握内容节奏,要抓住重点、突出主题,分清轻重缓急,做到详略得当,确保各知识点“冷拼热炒”各得其所。要善用“调味”,让课程有滋有味。所谓“五味调和百味鲜”,烹饪讲究的是“以味迎人”,“味”是中国源远流长的烹饪传统的精华所在。一道菜肴,如果食而无味,则如同嚼蜡;一节课,如果寡淡无味,则会让人感觉枯燥无聊。因此,要学会使用“调味剂”,让思政课堂增色增味、锦上添花。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八个相统一”要求,用高尚的人格打动学生,用深厚的情怀感染学生,用透彻的理论引导学生、用生动的事例吸引学生,讲出思政课的政治高度、理论深度、情感温度,让人如沐春风、触动灵魂。

少年当立凌云志,做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个精神长城的守护者和捍卫者,确保党和国家事业的长治久安和稳固发展。我们要为青少年精心烹饪“色香味”俱佳的思政课“精神大餐”,匡正其人生道路的方向标,确保一代代青少年健康阳光成长。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6-01
下一篇 2022-06-01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