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五度” 办好思政课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委组织部 刘秀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思政课是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精神之钙。思政课讲不好,青少年思想上容易出现偏差,与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产生偏离。

思政课要有“态度”,以实际行动培养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办好思政课,既要态度坚决、理直气壮,更要旗帜鲜明。要站在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的高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办好思政课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以实际行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要用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努力将青少年培养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政课要有“温度”,以真情实感打动人。思政课要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只有打动学生,才能引导学生。如果思政课仅仅是生硬的理论灌输、简单的历史回顾、空洞的价值观说教,那无疑激不起学生的兴趣,更无法引导学生在价值情感、理论思考、政治认知上有所升华。有共鸣、有共情,才会有思考。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胸有家国情怀、传道情怀、仁爱情怀,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带着深厚感情去讲好思政课,以真情实感温暖学生,触动学生心灵,让思政课成为一门充满爱、有温度的课。

思政课要有“深度”,以科学理论滋养人。没有深度就没有提高。思政课最终是指向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人生选择的,不能仅仅是课上一时的情绪感染,当场落几滴泪、心潮翻涌、群情激昂,而不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地思考。思政课要具有含金量,必须在“深度”上做文章。将理论与历史结合起来,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用科学理论阐释实践,用实践案例增进理性认识,让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思政课要让先进理论于“润物细无声”中滋养学生心灵,让学生真正思考起来,从感性到理性,从感动一阵子向影响一辈子转变,自觉提升境界、涵养气概、激励担当。

思政课要有“准度”,以精雕细琢塑造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精雕细琢出美玉,独具匠心育英才。不同学段的学生认知规律不同,接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不同。办好思政课,要准确把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心理,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启发学生深入理性思考、汲取成长营养,不断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渐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思政课要有“热度”,以正面回应引导人。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思政课要与时俱进,紧跟“热点”,突出前沿性、时效性和鲜活性,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笔者认为,思政课应当把握住学生关注什么,形势需要什么,从而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要聚焦社会现实问题,把最新的理论发展和时事热点融入课堂,积极回应学生真正关心的思想理论问题和社会问题,分析和研究国际国内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世情、国情、社情、民情,树立正确的思想,走正确的道路。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2-01
下一篇 2022-02-01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