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基层减负“三部曲”

山东省寿光市委组织部 袁海顺

老影片《太极张三丰》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樵夫出门砍柴,妻子在家产子后亲友寻来,樵夫心里很开心,想快点回家,却因背着重重的柴跑不动,在亲友劝说下,放下重负,奔家而去。情节很短、道理至深。一个人如果负担太重,要想奔跑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

基层干部就像樵夫一样,如果身上背负的东西太多,疲于应对,就难以甩开膀子轻装上阵、干事创业。当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战脱贫攻坚已进入关键时刻,今年受到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因此,要彻底让基层干部从一些无谓的纷繁事务中放开手脚、解除束缚,撸起袖子加油干。基层干部与群众联系最为密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都需要走村入户察民情、真干实干解民忧,只有卸下不必要的“包袱”,才能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为群众解难题、干实事上。

第一曲:基层减负,要从根源上下功夫。

如今,不少地方文件“简”下来了,会议“精”下来了,但是材料多、报表多等问题仍然“涛声依旧”。究其原因,还是形式主义顽疾尚未根除。俗话说,问题在下面,而根源在上面。多年形成的中梗阻是个无形的障碍,推诿扯皮本身就源于职责理顺不清楚,加之权力有大小,履职靠自觉,缺乏有效的监督,基层工作的负担也就随之加重。所以,基层减负首先要厘清各级自身责任,守住自己的“责任田”,防止层层“甩锅”。各部门对上级减负的精神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好,只有把基层干部从各种“材料”“会议”“迎检”中解放出来,基层干部才能轻装上阵向前冲,满怀信心干劲足。如果上减下不减、换汤不换药,就容易产生新的形式主义,让服务群众堵在“最后一公里”。

第二曲:基层减负,要在作风上下功夫。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是落实各项方针政策主阵地,如何把基层干部干事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让减负变为动力,让松绑变为鼓励,转变文风尤为重要。有什么样的文风就有什么样的作风。汇报材料、上交表格,归根到底还是要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开展,而不是单纯地列清单、填表格。文风贵在务求实效,要坚决纠治阵仗声势大、层层听汇报、大范围索要台账资料等做法,着力在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上狠下功夫,少一些材料汇报,多一些现场考察,防止减负“雷声大、雨点少”。基层干部只有作风“接地气”,干事才会有底气;语言贴近群众,方能产生共鸣。要从根儿上铲除形式主义的土壤,真正做到不作无补之功、不做无益之事。

第三曲:基层减负,要在落实上下功夫。

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务必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要树立正确政绩观,摒弃“材料政绩”“注水政绩”,做到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加强对减负工作的监督力度,成效好的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成效差的及时通报批评,真正把减负的焦点对准基层干部的“累点”“堵点”,减到基层干部的心坎上。要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推动资源、管理向基层倾斜,工作力量向基层下沉。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关心帮扶和正向激励,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激发基层干部实干热情。不断健全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变单向评价为双向评价,赋予基层干部、群众对管理部门适当考核权重,让基层干部真正回归一线干事创业。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2-01
下一篇 2022-02-01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