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山城:写好“四篇文章”助力乡村振兴

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委组织部 康祖斌

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紧盯市委“打造中西部地区乡村振兴‘鹤壁模式’”战略,写好“党建引领”“红色富民”“产业兴村”“文明乡村”四篇文章,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高乡村文明程度,助力乡村振兴。

写好“党建引领”文章,夯实发展基础。山城区持续抓好乡村“四支队伍”建设,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一是建强村级干部队伍,实施“桂芳计划”,深入研究“桂芳现象”,把政治素质高、带富能力强的年轻党员干部选进“两委”班子,有9个村(社区)实现“80后”村书记、主任“一肩挑”。二是建强党员干部队伍,深入开展党员“一编三定”,设置党员“先锋岗”、网格化片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推动党员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当先锋、做表率。三是建强驻村工作队伍,鼓励新招录的“双一流”年轻干部驻村历练,最终实现“1+1>2”的振兴乡村和培养干部的双重组织意图。四是建强乡土人才队伍,建立乡土人才库,全区63个村(社区)春节期间举办乡贤联谊会,定期更新山城区在外人才情况统计表,截至目前,全区共有95名在外人才。

写好“红色富民”文章,讲好红色故事。山城区围绕“夯实党建基础,筑牢战斗堡垒;深挖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坚持党建引领,壮大集体经济;强化基层基础,完善村级治理;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乡村”等五个方面,编制《山城区石林镇西石林村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实施方案》,成立以常委/组织部长为组长的山城区石林镇红色美丽村庄建设领导小组,设立西石林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项目部,修复石林会议纪念馆225平方米,布展石林会议纪念馆450平方米,建设配套功能室300平方米,绿化美化整治提升院内环境800平方米。并依托“石林会议”旧址、“刘邓大军纪念馆”等红色教育资源,同周边将军院、将军湖、将军柏等资源连点成线,大力开发红色旅游,逐步形成“红色旅游+干部培训”的全新发展局面,实现农村“颜值+教育+经济”增长。

写好“产业兴村”文章,壮大集体经济。把党支部建在富民产业链上,推行“党支部+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搭建党员和群众学用示范实践平台,提升致力创新、转型发展能力。如三家村,采取外引内联,引进建设大棚15个,主要种植特色小甜瓜、水果小萝卜等经济作物,收益全部给村民们分红。与淇花食用油公司签订了首批120亩低芥酸油菜种植合同,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范家坟村通过“头雁回归”,引进在外经商的张胜利,回村成立“美好花卉”合作社,通过流转100余亩土地,种植经济效益、药用价值可观的松果菊、金色黄菊等植物,实现传统农业经济转型,带动群众致富增收。2021年,全区农村集体经济收入5~10万元(含10万元)的村(社区)有40个,10~30万元(含30万元)的村(社区)有17个,30~100万元的村(社区)有5个,100万元的村有1个,全面消除了经济薄弱村。

写好“文明乡村”文章,提升村容村貌。认真总结党建引领“三治融合”乡村治理经验,立足乡风文明,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多措并举、群策群力,以整治人居硬环境和提升农村文化软环境为工作抓手,努力打造“美好、和谐、幸福”的美丽乡村。如石林镇三家村成立“夕阳红”振兴团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通过规划引动、示范带动、激励驱动,拆旧建新4000余平方米,规划实施了梵高油画主题街、迪士尼文化街,创建了鹤壁市首家彩虹村,先后被河南日报、北京新青年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南唐宋村积极探索党建+“三治”的治理模式,组织退休老干部、退休教师、老退伍军人等组成说事评理会,调解村内矛盾纠纷,从曾经的软弱涣散村变成了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3-17
下一篇 2022-03-17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