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面蒿粑 暖暖异乡情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那洒镇人民政府 周天虹

“我给你拿几个我做的粑粑,你带回去热一热就可以吃……”时隔数月,再见到帮扶的档卡户“亲家”沈阿姨,寒暄之后她与我说的第一件事就是这个。她说的“粑粑”就是面蒿粑,它已然成为一种精神纽带,温暖着我的异乡生活。

第一次品尝面蒿粑是一同选派驻村的壮族同事分享给我的,正值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关键期,每逢节日无法回家团聚时,她家里人便会带来许多自制的壮族美食聊寄思乡之情,其中就有面蒿粑。同宿舍的我也跟着沾了光,她耐心地给我讲解面蒿粑背后的寓意:面蒿粑又称“完年粑”,是广南壮族群众在农历正月最后几天,用糯米和面蒿制作而成的美味甜点,在壮家人生产生活中,有“吃了‘完年粑’,下田捣泥巴”意为开始种田种地的习俗。面蒿的学名叫“鼠麹草”,性味甘、平、无毒,有镇咳、祛痰和降血压的功效,那回味无穷的淡淡清香和甜而不腻的口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年春节,我早早买了回家的车票,在检票时接到了曾经共事过的同事叔叔电话,说要给我带一点面蒿粑,可以作为特产带回家给远方的家人尝尝鲜,虽然已经来不及返回去拿,但是同事叔叔的挂念和关心让我非常感动,在一起经历过战“贫魔”这场“大考”,人与人同甘共苦的情谊来得更加坚定和绵长。

脱贫攻坚期间,我每月至少到沈阿姨家中开展一次入户走访,她曾外出务工,能够说流利的普通话,跟我沟通起来没有障碍,从拆危房到修建卫生厕所,在一次次政策宣传中我们逐渐熟悉起来,她就像我自家长辈一样亲切。一次,入户宣传政策时遇到点小分歧,同行的同事帮腔道:“人家一个小姑娘跑这么远来做工作不容易,做这项工作也是为你们安全考虑”,听到这里,阿姨终于笑着答应。一别数月,阿姨在村里找到了做饭的工作,见到我时还惦记着给我留一份自己做的面蒿粑,怕我不会吃临别时还反复叮嘱我怎么加热。

礼轻情意重,看似简单的面蒿粑,背后工艺复杂,常常需要花费很多精力舂细揉匀定型。每一次收到用心打包的面蒿粑,心中都会感到万分温暖,对我来说,它不仅仅是一道特色美食,更代表了他们对我这个异乡人的认可和喜爱,这份热情被我记在心里,成为我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的动力。

我考上选调生离开家乡到此处已两年多,大部分时间在基层,每当我遇到挫折或思念家人时,他们恰逢其时以特殊的柔软善意弥补了我心中的缺口,让他乡也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我想,唯有以勤奋刻苦的工作和始终如一的责任心,将汗水挥洒在滋养这些善良人们的土地上,才是对这份深情厚谊的最好回馈。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2)
上一篇 2022-04-17
下一篇 2022-04-18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