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闻问切 治一治基层“亮点强迫症”

湖南省岳阳县委组织部 李扬

形式主义是一种“病”。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过:“形式主义是一种幼稚的、低级的、不动脑子的东西。”然而过去几十年,这种“病”依然存在,甚至随着社会的发展还出现了许多“变种”——“亮点强迫症”就是其中之一。“创新发展”是近些年的基层的工作重点,然而某些地方却将“创新”等同于“亮点”,一味将“亮点”的数量等同于工作的成绩,竭尽所能地在各个方面都“求新”“求特”“求亮”,这种病态的思维长的是形式主义的“面子”,丢的却是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里子”,必须坚持标本兼治、拔除病灶,从根本和源头上治一治基层的“亮点强迫症”。

“望”即是要“望表知里”,找出问题的根源。“下之所以为,惟上是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基层的形式主义,根源不在下面,而是上行下效”。一方面,“亮点强迫症”折射出个别领导急功近利的错误政绩观。基层干部长期琢磨如何应付领导的“创新期待”,一味谋求“短平快”的成绩,对不容易量化的“细工慢活”、需要长期抓的“苦活累活”却疏于打理,致使主次颠倒、本末倒置。另一方面,制度上的错误导向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一些地方忽视工作实际,给基层创新“下指标”“定数量”,迫使基层去“造数据”“编亮点”,甚至浪费资源打造“亮点工程”,搞一些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在考核检查上,部分考核指标缺乏考量,在亮点工作上赋分过高,致使工作重心错位,造成“干得好不如干得巧,干得多不如亮点多”的错误导向,严重挫伤基层工作积极性。

“闻”就是要“闻听下意”,尊重基层的工作实际。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是工作落实的“第一线”,也是亮点创新的“前哨站”。一项工作做得好不好、能不能出亮点、能出什么样的亮点,这些问题都能在基层工作中找得到答案。作为领导干部,不仅要仔细聆听基层的声音,做创新亮点的“引领者”而非“创造者”,善于总结归纳、提炼升华,把基层的工作提上一个台阶;更要一切从实际出发,顺着事物发展的进程去打造特色、突出亮点,避免“闭门造车”“一拍脑袋”式的决策,摈弃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错误心态,在深耕厚植中努力促使亮点工作更为出彩。

“问”就是要“问政于民”,让群众做特色亮点的“裁判”。亮点工作怎么样,群众最有发言权。一个“亮点”如果是真的、实的,当地群众必然引以为豪、逢人便夸;反之如果是虚的、假的,群众也自然会冷面讪笑、嗤之以鼻。长此以往,不仅有损基层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更会劳民伤财,引发更大的矛盾。曾有新闻报道,某乡镇为打造“特色亮点”花费甚巨,致使全镇14个村债台高筑,长期无法正常开展工作,村民们除了一些毫无用处广告牌和宣传资料之外,一无所获,生活反而愈发拮据。由此可见,要彻底杜绝这一现象,就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标尺,少搞些面子上的“大手笔”,多做基层欢迎、群众喜爱“实惠事”,让群众来甄别和评判工作成绩,变“领导注意”为“群众满意”,全面提升群众认可度、满意度、幸福感和获得感,将群众的口碑作为最大的亮点和特色。

“切”就是要切中要害,抓住制度建设这个关键。制度对于破除形式主义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的功能作用,科学辩证的制度设计,也有利避免和克服脱离群众、脱实向虚的诸多弊病。具体而言,根治“亮点强迫症”首先是要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强化和完善决策制度,用集体讨论最大限度地规避权力任性和个别决策的消极影响,给基层工作“松绑”;其次是要构建公平的检查考核机制,重申亮点工作“锦上添花”的属性,将重点放在核心工作和主要任务之上,全面听取群众意见;最后是要构建科学的创新工作评价制度,既要杜绝形式主义的歪风邪气,又要避免因矫枉过正而挫伤基层创新的积极性,要充分发掘基层的创新思维、创新方法,更多尝试将某个单独的特色亮点打造成可复制、能借鉴、好推广、富于普遍指导意义的经常性工作模式。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7-27
下一篇 2022-07-27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