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就要落实“四不两直”

四不两直”指的是“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 往往基层单位在上级调研前“层层准备”,调研中“层层陪同”,调研后“层层过问”,有些时候调研就变成了“会议调研”“材料调研”,推行“四不两直”的调研方式,可谓是破解良方。

一是奔着问题去。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发展难题的办法和路径。只有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才能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所以,调研要直奔“矛盾窝”,多走随机路线,多做自选动作,带着发现问题的眼光去看、了解问题的耳朵去听、解决问题的思维去想,以“望闻问切”的耐心细致,把实际情况摸深摸透,进而找准病灶,对症下药。“四不两直”让调研由明转暗,减轻了基层的压力,让基层从迎接“调研”中脱出身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真抓实干。这样可以极大的解放基层干部,让他们从“文山会海”,从堆积人高的“纸堆”中脱身而出,释放他们的活力,激发工作的激情,扎扎实实做一些有利于党和人民的实事,真真切切的为人民服务。

二是深入群众中。“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发展思路对不对,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切身体会。“四不两直”让领导干部调研由“鸣锣开道”变为“微服私访”,亲自深入到基层一线,去观民风,察民情,听民意,真正发现问题。只有找准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问题都没找准,如何去解决问题呢,又怎么敢说解决了问题呢。“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就可以突出调研的针对性和及时性,可以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最便捷的保障。直奔基层就越过了诸多中间环节,可以发现最原始的问题,避免层层回报中“走样”现象的发生;直插现场更能体现党和政府办事效率,办事决心,给人民群众吃上定心丸,让人民群众感受政府职能效能,对党和政府更多信任和依赖。只有深入群众中间,面对面地交流,零距离地接触,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才能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要重视群众的声音,倾听他们的想法,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及时纠正行动上的偏差,让决策更接地气,让政策更得人心。同时,要“面对面”答疑解惑,与群众进行深入的交流,广泛争取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并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扎实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是落在实效上。“不发通知”就避免了“提前准备”,就能让调研发现真问题,倾听真民意,解决真难题,实现真服务。“不打招呼”,就可避免了调研中的人情关系,免除了感情分、印象分,使上下级都能按原则办事,做到“秉公执法”,而不会“因人废事”。“不听汇报”就不会被基层误导,避免了基层在汇报中“扬长避短”“隐恶扬善”,甚至巧为掩饰,瞒上欺下。“不用陪同”就可以避免扰民困民,使下面的党员干部、人民群众按部就班,有序生活工作,也不会因此产生不必要的公务开销,还避免了调研中被有意识的引导,掩盖了问题,忽略了真相。“三分调查,七分研究。”调查研究是从发现问题出发,最后在解决问题上落脚。只有做好调研工作的“后半篇文章”,才能实现从调查、研究到落实的转化。所以,调查研究既要防止“调”而不“研”,也要防止“研”而不“用”,要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确保调查研究根植实践、源自实践又指导实践、推动实践。要用好调查所得第一手资料,通过梳理与分析,看清问题的本质,找准根源和症结,提出对策和建议,既着眼当前、又谋划长远,充分发挥好调研成果的重要作用。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调研就要落实“四不两直”,避免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的出现,从紧、从细、从实、从简、从优进行调研,狠下真功夫,发现真问题,突破真难点,搞好真服务,让群众满意,增强他们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抚远市委组织部杨春爽,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21431.html

(0)
上一篇 2023-05-17
下一篇 2023-05-17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