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基层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现象思考

不担当、不作为等是当下老百性谈论干部纪律作风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新时代新常态下,由于不同的心态,致使一些党员干部出现了不同的不担当不作为问题。

一是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比如,在安全生产、违章建筑、城市管理等方面,虽然职能部门下沉,但个别党员干部存在“天高皇帝远”的想法,对工作是得过且过,“不检查就随便干、有检查才表面干”,工作不硬气、不扎实,出工不出力,干活不出活,相互推诿扯皮,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工作质量不高。

二是不敢啃硬骨头,不愿触及矛盾。比如,有群众前来办事,特别是上访,分包村(社区)的领导明明认识熟悉上访户,却不管不问,觉得有分管领导,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认为信访维稳工作千头万绪,解决起来费时费力,甚至出力不讨好,导致部分干部认为群众上访就是来捣乱、添麻烦的,干脆推出去,躲清静。

三是不讲有为,只求无过。部分党员干部认为坚持原则容易得罪人落埋怨,不坚持原则容易出问题担责任,影响前程,甚至失去岗位,索性就离远点,靠边站。如上级安排的工作,觉得开展难度大,便找各种理由推脱不干,或不坚持原则,或拖到最后被通报。

四是不讲批评,只讲和气。如看到干部工作中一些行为不规范,顾及面子,不当面立即指正。有的当面不说、背后说,平时不说、关键时候乱说。有的干部对同志不是发自内心的爱护、帮助,不能时时传递正能量,给同志树立正确的导向。

对此,基层建议:必须认真对待、结合实际、对症下药,左立解决新时代基层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现象。

一是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加强党员干部的学习。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活动,使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常怀感恩之心,常思进取之心,不断与时俱进,坚定为民信念,踏实服务群众,以思想深处,理想信念上筑牢“敢于担当,敢作为”的思想基础。

二是坚特正确的用人导向,让干部敢担当、敢作为。要把敢担当作为衡量干部政治品质的试金石。看干部面对大是大非是否敢于亮剑、敢于战斗,面对矛盾问题是否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艰险是否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过错是否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气是否敢于坚决斗争。要把重民意看成评价干部综合表现的反光镜,科学看待“群众公认”,理性看待“反对票”,防止简单“以票取人”,去伪存真,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大胆提拔使用一些敢担当、有作为的干部,让干部在能进能出交流中“走活”,在能上能下调整中“激活”。

三是明确有效的奖惩导向,让干部愿担当、愿作为。建立能上能下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真正实现“优者上”正面引导干部、“劣者下”反面教育干部、“平者让”对面审视干部,激发干部通于担当、敢于作为的主动性。建立健全科学的目标管理绩效考评体系,对年度考评排名末位的干部亮黄牌,连续两年排名末位的亮红牌,让能干事的有地位、不干事的没席位。

四是落实严格的管理制度。要加强对干部工作的检查、督促、公示、评比制度。坚持每天检查、每周总结、每月量化评比与公示,让干得多的有自豪感,不愿干、干得少的有紧迫感、压力感,从而激发每个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初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24047.html

(0)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