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梁家河”,走好选调路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人生处处留心皆学问”。梁家河七年的知青岁月,是习近平总书记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从15岁到22岁,在这个坐落于陕西北部普普通通的小村庄,他触摸到一个真实的乡土中国,立下了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作为一名即将奔赴基层选调生,认真读完《梁家河》,其中的“大学问”启迪人心。

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志在基层。“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了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梁家河铸就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初心。广大选调生应当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厚植甘于奉献的为民情怀,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之责,增强本领,建设基层,恪尽职守,勤勉工作,砥砺奋斗,笃行不怠,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伟大进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学“艰苦奋斗、自力更生”,长在基层。从北京到陕北,城乡差异、贫富差异的巨大对比和衣食住行的不适应让“城里知青”和梁家河产生了距离感。化被动为主动,以“团结观”为“法宝”,过“五关”,吃野菜,挑大粪,捻毛线,“北京娃”脱胎换骨成了“村里娃”,关关难过关关过,在困境中实现了精神升华。“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基层既是“磨刀石”,又是“试金石”,只有经得住风吹雨打,才能长在基层,扎根基层。萌新选调生刚从“温室”出来,即奔赴基层锻炼,要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克服环境,迎难而上,扑下身子,沉到基层,贴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尽快成长为“梁家河”人。

学“服务群众、为民办事”,干在基层。打坝修田、改造厕所、建沼气池、成立铁业社、开代销店、办缝纫社、挖甜水井......一桩桩一件件实事,都是为民初心的见证。习近平总书记在回忆梁家河时谈及两点最大的收获,一是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二是培养了自信心。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广大选调生在基层锻炼,要脚踏实地,接触“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实际”,从最基层干起,从为群众办好事的具体实践做起,坚持人民至上,牢记初心使命,坚定“四个自信”,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真真切切为人民履好职、尽好责,实实在在为人民办实事、谋幸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191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40982.html

(0)
上一篇 2023-09-02
下一篇 2023-09-02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