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科学规范执法,永不止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政府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方式更是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做好行政执法规范化工作,不仅是“以人为本”的生动体现,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构建文明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牢固树立法治意识,自觉依法行政不胡为。“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作为依法行政的关键主体,各级行政机关当端正执法思想,要在“法无授权即禁止”与“权为谁所授,又为谁所行”的思想认知上常自警自省,秉公用权,做好先行表率,真正实现从思想上敬法、畏法,恪守底线不松懈;从行动上学法、用法,依法行政不越轨,不断增强对法治化建设的思想认同。为了将“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贯彻到每一项执法工作中,各级行政人员还需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力度,掌握其中的精髓要义,以夯实依法行政的理论基础,强化依法履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确保行政服务的即时高效、合法合理。依法行政不是一个口号,也不是一次行动,而是需要我们刻在脑海里长期以往坚持下来的底线思维。

强调公平公正,拽紧规范执法“生命线”。公平公正事关人民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是我国司法工作的关键之举、应有之义。老百姓常说“一碗水要端平”,如果没端平、端不平,那么利益受损的一方就会有怨言、有怒气,势必会人心浮动,有损党的形象,降低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公信力和凝聚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100-1=0”的深刻体认“哪怕办错一个案子,就足以毁了前面九十九个公正司法所累积的良好形象。”因此,要把公平公正这一价值追求贯彻到每一个立法过程、每一项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公平公正地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绝不能对人民群众的报警求助置之不理,更不能执法犯法制造冤假错案。要推进阳光司法机制,以公开促公平、以透明促廉洁,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让公平公正的阳光照耀人间,温暖人心。

善用科学技术,推动规范执法创新高。随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人工智能、大数据、5G通讯等数字技术已逐渐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面对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的重大变化,法治社会的建设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成果,主动求变,科学应变,才能保持长久生命力。而数字技术以精准、便捷、智能、普惠等为特征能够有效地推动粗犷式执法向精细化转变、封闭式办案向公开透明化转变、被动应付式管理向积极主动型转变,有力地回应人民群众对规范化执法的迫切需求。不仅如此,通过数字科技还能极大程度地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执法成本,增强执法人员的战斗力和科技素养,可以有效地实现执法数据全流程记录,做到可回溯性管理,为规范化执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擎一领。”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依法行政的核心要求。只有持之以恒深入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才能切实提升执法工作的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次执法活动和每一起案件办理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内厝镇莲前村党委书记助理  王玮)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W_Wa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53739.html

(0)
上一篇 2023-11-14
下一篇 2023-11-14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