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应重视老化需求

我国目前存在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公共文化的提升发展与乡村文明治理更加倾向于意识上的转变,难以用数字量化发展情况,于是乡村开展的公共活动存在大量流于形式的处境,缺乏与农民生活相关的公共文化活动,无法刺激其产生内生动力。

文明星级户、文明家庭等评比表彰活动形式化明显,活动缺乏实际意义,过于注重资料迎检。各地开展的“送戏下乡”等活动,脱离了农村现实,形式化现象更加严重。村中建设了老人之家、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设施,但老年人忙农活没时间,年轻人则更倾向看手机,公共设施利用率低,公共设施建设投入与实际教化作用效果难以达成正比。

乡村已经逐渐进入老龄化,乡村逐渐空心化也是事实,农村商业因缺少年轻人的消费而逐渐式微,从目前来看全国乡村振兴建设普遍倾斜现代化建设,忽略了老化需求的改造。既然乡村的主力军仍是老龄化人口,就应该将基础设计建设不断适老化,配套内容应该首先满足留守在乡村的老龄化人口。做好农村老龄化人口社会保障工作,加强医疗、社保等适老化服务,不断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好宜居乡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王亚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60008.html

(0)
上一篇 2023-12-12
下一篇 2023-12-12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