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官”不“收场” 上好主题教育“必修课”

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接近“尾声”。“行百里者半九十”,行至关键处更不可草草收尾,绝不能有“一收了之”“过关就行”的松懈、侥幸心态,仍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总结好经验教训,推动建立长效机制,以“学思践悟”上好主题教育“必修课”,确保主题教育效果更加“细水长流”。

“学”铸魂浇筑“焚膏继晷,兀兀穷年”之理想基石,上好理论学习年轻干部接好班,最重要的是接好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班。补好精神上的“钙”,做理论学习的“有心人”,始终是共产党人的“真命题”。党员干部要立足第二批主题教育学习成果,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杜绝“碎片化”“快餐化”学习,不能走马观花、不求甚解,而是要“追根溯源”,要静心研读原著原文,潜心咀嚼原汁原味,用心参悟原义原理,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研精覃“思”,厚植“大道行思,取则行远”之青年担当,上好实干担当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年要努力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作为“基层新人”,我们难免会身兼数职,也会有陷于繁杂琐事间的迷茫无措,但要清醒地认识到群众事务无小事,无论是办文办会、端茶倒水等小事,还是综治民调、耕地恢复等重要工作,都要以“百分百”状态投入,不能拈轻怕重,只有永葆“功成不必在我”的奉献精神,砥砺“功成必定有我”的实干担当,砥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冲劲、“水滴石穿”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干劲,才能在发展集体经济中闯出“新路子”,在基层工作中淬炼成钢,在湖湘大地上成就一番事业。

“践”致远提振“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之干事信心,上好调研实践课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解决好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突出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深入田间地头,叩响群众屋门,决不能沉迷于“闭门造车”的自我满足,不能沉浸于“坐而论道”的幻想世界。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对于党员干部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年轻干部要充分运用“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念好“深、实、细、准、效”五字诀,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沉到一线,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多到田间地头走动,深入群众生活,了解风土人情,用耳倾听民意、用心回应民意,让群众打开“话匣子”,掏出“心窝子”,切实把情况搞清、把问题摸透、把症结找准、把对策提实,不断把“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

精思细“悟”,永葆“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之为民初心,上好贴心服务课。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未来要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新业绩更需要人民的参与。“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我们要紧密联系群众、经常深入群众、紧紧依靠群众,聚焦基层呼声、群众期盼,通过屋场恳谈会、座谈会等方式,面对面、心贴心收集群众对推进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金点子、好建议,形成人人建言献策、合力共谋发展的浓厚氛围。要站在群众的角度,用“土言土语”做好政策解读,对于群众所反映的问题要及时记录、认真研判,切实回应群众关切,真正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张板凳相让,一杯热水相递”,努力在新征程上把“为民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1374,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81359.html

(0)
上一篇 2024-02-18
下一篇 2024-02-18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