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平“语”近人》的“典”中“智慧”

近日,播出的《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三季)第七集,围绕“文化建设”的主题展开论述,以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过的“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等佳句名言为切入点,生动阐释新时代新征程上如何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党员干部要感悟《平“语”近人》中的文化建设“中国智慧”,把握文化建设的“历史”、“人文”和“时代”的元素,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传承发扬中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紧扣“万物有所生,独知守其根”的“历史”脉动,坚定文化自信,不断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立心立魂。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置身时间长河,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中华历史何其悠久,中华文明何其博大!回望历史,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学懂弄通“两个结合”,巩固文化主体性,坚定文化自信,坚定社会主义道路,守住文化之根、筑牢文化之魂,抓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不断汲取五千多年的文化养分,创造出一批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丝路精神等新时代文化精神,让优秀传统文化的“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让深厚悠久的中华文明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

学懂“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人文”思想,秉持开放包容,不断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培根铸魂。文化创造的主体是人民群体,中华文化是古往今来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及其先民共同创造的。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风雨,绵延传承至今从未中断,始终生生不息、历久弥新,这离不开一代代中华儿女筚路蓝缕、开拓进取,赓续历史文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具有突出海纳百川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无论是豪迈不屈的荆楚文化、还是侠气纵横的燕赵文化、亦或是婉约潇洒的吴越文化和古韵犹存的巴蜀文化……

最终都在互相交融中共同繁荣发展中,熔铸成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党员干部要秉持开放包容,展开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世界文化多样性,以文化交流超越文化隔阂、文化互鉴超越文化冲突、文化包容超越文化优越,主动维护中华文化鲜明的民族特色,主动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不断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奏响“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做”的“时代”先声,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强基塑魂。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哲学、政治经济学等人文社科著作,都最后归结于一点“是时代的产物”,一语中的地指出文艺离不开时代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气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鲜明政治品格。新时代新征程,建设文化强国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党员干部要做好守正创新者,必须牢牢站稳人民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文化权益,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弘扬中国精神,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最后就会“东方风来满眼春”,朝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大步迈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1374,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91028.html

(0)
上一篇 2024-03-28
下一篇 2024-03-28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