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病根”为基层减负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党中央明确要求为基层减负,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要精兵简政,继续把这项工作抓下去。持续为基层减负,是强化作风建设、增进民生福祉的迫切需要。然而,在一些地方为基层减负“画饼充饥”、文山会海“涛声依旧”、督查考核“花样翻新”、基层干部“困于指尖,乏于报表、工作群”,疲于奔命、疲惫不堪。究其原因,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祟,在执行制度上打折,导致为基层减负落实在纸面上、停留在口号里。为此,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及不担当不作为等隐形顽疾,务必着力打通基层减负“上推下卸、推诿扯皮”的“中梗阻”,坚决杜绝“雷声大、雨点小”或在基层减负上“挂着空挡踩油门”。

抓准关键问题。近年来党中央大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切实解决了一些突出问题,但仍有些地方和部门衍生出“变异”现象。比如某些单位制定文件照抄照搬、脱离实际,搞“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有的不作为乱作为、过度留痕、层层加码;有的对群众不冷不热、对企业不亲不近,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视而不见……事实证明,上级不带头“松绑”,下级就无法“减压”;上级不断“加码”,下级必然难以“招架”。上级机关要带头减负,形成“上级风清气正、下级一呼百应”的干事氛围,才能有力缓解“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所造成的困局。要带头大兴“减负之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少搞一些“被安排”的调研活动,多为老百姓做一些实事,防止“领导意志”和“行政打压”。要在“精准”上下功夫、有的放矢,防止“轮番”式检查、“走马灯”式调研和“大面轰”式督导,把人为干扰基层的“负作用”降到最低限度。

整治典型乱象当前,某些单位治理“文山会海”“头痛医头,脚疼医脚”,依然遏制不住滥开会、乱发文。要狠抓源头治理,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控制各级开展监督检查、索要材料报表的总量和频次,减少考核材料的比重。要在简政放权、转换职能、优化服务的同时,明确规定每年开会、发文的“红线”。要以实绩论英雄,让基层干部从“会议圈”“文件堆”里解脱出来,让那些敢扛事、能干事、善成事的干部“甩开膀子加油干”。少数单位在工作中“过度留痕”、“痕迹管理”,要求干部走到哪里“拍”到哪里、做了什么“拍”什么、沉迷于在工作群发照片,将基层干部变成“摄影师”“自媒体从业者”。要聚焦目标导向,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工作激励导向和改革容错机制,让基层干部不再把频繁开会、发文、发照片当作“秀工作”“秀政绩”的方式。要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发扬斗争精神,把心思和精力用到抓落实、干实事上。

推进政策落实。为基层减负,为实干撑腰,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体现在标本兼治的行动落实中,让基层减负担、提质效,抓基层、打基础,抓落实、促提升,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若只是“口号式”“表态式”敷衍了事,那不过是给基层增添一项名为“基层减负”的工作罢了,看似减负,实则加码。然而,仍有少数地区“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看似“大刀阔斧”整改,实则收效甚微,不仅无法实现“减”的要求,还直接“负”了基层的期待。这样缺失实质的整改,就是“假整改”,无疑是自欺欺人。要多整合各方力量到基层减负工作上来,形成为基层减负的工作合力,真正标本兼治、治标更治本,激励干部更好地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创新巧干、担当作为,在新征程上取得新进展、开创新篇章。

(四川遂宁经开区南强街道 章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2580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93979.html

(0)
上一篇 2024-04-19
下一篇 2024-04-19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