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净土、记住乡愁,攥紧生态的“铁饭碗”

生态与文明的联系,是祖辈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经验总结,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精准论述,两者始终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普惠生态民生、实现和谐共生,拔高民生发展底线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很关键。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下、利在千秋,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新时代新阶段,老百姓们求完“温饱”后求“环保”,他们当前的“关心”,正是我们始终围绕着的“民心”,守好这一“民心”,更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我国的经济发展,长期以来以环境透支为代价,纵然有群众生态思想不深、环保意识不强等因素,但归根究底,还是在于重经济轻环境、重开发轻规划的发展战略,在新时代背景下已不是什么“灵丹妙药”,亟需转变思想、拓宽视野,选择符合当前我国国情的生态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十九大报告中,“生态”一词共出现43次,足见其中份量。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在温饱问题解决以后,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意,是需要更是必要。面对着新发展阶段更多元、更复杂的挑战,我们应不断拔高民生发展的底线,以生态为着力点去思考、去重视、去治理,让良好的环境成为人人可享、人人共享的公共产品。

发展生态产业、打造生态品牌,奏响经济发展高歌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云南滇池臭气熏天、秦岭别墅接连成片,这些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示批示、密切关注的生态案例:“吃祖宗饭砸孙子碗的事,绝对不能再干,绝对不允许再干!”我们不会也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饮鸩止渴”、“竭泽而渔”,来换取短期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必须要摆在更突出的位置。要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成为“金山银山”要“因地制宜”、“量体裁衣”,不可“囫囵吞枣”、“打马虎眼”。搞好生态产业品牌,关键在人,在思路,要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让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让良好环境成为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的“摇篮”,让绿水青山真正变为金山银山。要以产业带动引领发展,打造山地特色生态农业,构建起绿色生态资源的畅通循环,让财富从山上“长”出来,从水里“流”出来,老百姓的腰包才会“鼓”起来。

推动生态治理、促进绿色转型,铺就协调发展道路

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人与自然彼此相连,恰如一个生命共同体。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人的行为超出了环境承受能力,必将带来整个系统的失衡。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道,如果破坏了山、砍光了林,也就破坏了水,山就变成了秃山,水就变成了洪水,泥沙俱下,地就变成了没有养分的不毛之地,水土流失、沟壑纵横。这样的生态,人也无法留存。必须要坚持从大生态观和整体系统观看待生态治理,全面治理、系统治理和源头治理“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突出问题整治、树牢生态意识、防控风险隐患、坚持绿色发展,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要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民间组织和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全面生态文明保护体制机制,让治理体系更加成熟、让法治保障更加健全、让追责问责更加严格,以全民行动共建美丽中国。

青山碧水皆诗意,黛瓦白墙入画幅。千百年来,华夏人民生于斯长于斯,对这片土地始终怀着最为真挚和朴素的情感。要在基层践行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守好这一方净土,让老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更要记得住乡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知予,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90198.html

(1)
上一篇 2022-07-26
下一篇 2022-07-26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