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市任城区: 让第一书记成为村里主心骨

“现在,我们除了有各种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做工作也有了抓手和保障,干事创业的劲头儿更足了。”这是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前双村第一书记李海泉在驻村工作时感受到的新变化。

新变化得益于今年以来任城区灵活运用“一二三四”工作法,即聚焦选优、建强第一书记这一核心目标;用好“共驻共建”和“第一书记联盟”两项创新工作机制;发挥“项目建设、为民服务、基层治理”三大作用;抓好“培训、监督、宣传、保障”四条工作主线的工作方法。多措并举破解乡村发展难题,激励、引导全体驻村第一书记奋发向上、争先进位,强基础、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引领区。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第一书记来到俺村之后,村里就有了主心骨,在工作上有了参谋者和掌舵人,我们干活更有方向,也更有底气了。”居北村党支部书记史志彬表示,第一书记的到来对村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围绕选优、建强第一书记目标,任城区统筹选派干事意愿强、组织领导能力好、专业技能过硬、匹配帮扶村发展需求的第一书记,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定期召开下派工作推进会议,调度重点任务完成情况,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人才配强,制度也要跟上。为充分发挥派出单位的后盾支撑作用,任城区75个区直部门单位与95个帮扶村全部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下发派出单位任务清单,通过阵地联建、班子联抓、工作联动,推动业务工作更加深入一线、贴近基层。截至目前,该区累计开展送技下乡、法律援助、外出学习等共驻共建活动400余场次,惠及群众6000余人次。同时,任城区打破镇街壁垒,按照“地域相邻、规模适度、便于管理”原则,每月组织第一书记开展擂台比武活动,“通过参加比武活动,我开阔了工作视野,拓展了工作思路,建立了一村有问题,其他第一书记想办法解决的工作机制。”陈庄村第一书记李贤贤说。

人才、制度有保障,带动作用开始显现。在第一书记带领下,各村聚焦资源禀赋,因地制宜盘活集体资产,精心培育出农村电商、特色种养和乡村旅游等一大批产业帮扶项目。截至目前,全区共谋划实施第一书记帮扶项目63个,持续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实现村民就地就近就业。

宜业也要宜居。任城区第一书记结合帮扶村实际,开发推广“智慧化”村居管理系统,克服纸质档案内容繁杂、筛选效率低下等问题,极大提高了村务办理的便捷性和准确性。在各村协助组建志愿服务队,挂牌“信用超市”,积极推行“信用+”行动,着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调动了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热情。二十里铺街道郗庄村村民对此深有感受,“多谢俺村的第一书记帮着推行‘信用+’,现在村里有啥活儿直接招呼志愿者,他们干活都很积极,有啥问题会想方设法帮着解决。”

举网以纲、千目皆张。任城区“一二三四”工作法取得良好成效的背后离不开紧紧抓住“培训、监督、宣传、保障”四条工作主线。“项目资金有保障、经费补助按时发,还有保险,没有了‘后顾之忧’,我们能全心全意投入工作了。”一句话道出了任城全区第一书记的共同想法。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优化完善‘一二三四’工作法,以更严更细更实的作风,抓好工作任务落实,推动第一书记在基层一线增强为民服务本领,努力交出一份满意的履职清单。”任城区委组织部党群服务中心主任邓红梅介绍。(杜臣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学)

来源:农民日报

(0)

稿件来自

上一篇 2024-02-13
下一篇 2024-02-13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