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 莫让老年人“掉线”

北京市海淀区田村路街道办事处 王云朋

身处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技术逐渐融入日常生活场景,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数字化新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可见、可感的便利和品质,但与此同时,许多缺乏数字技能的老年人反而在数字潮流的“裹挟”下无所适从,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越来越多的“数字新问题”,让智能便利变成了切实的生活负担。我们应当认识到高精尖技术的出现是为了给百姓的生活搭建起便捷生活的“桥梁”,而不应当成为智能时代的一道“数字鸿沟”。如何破除“数字鸿沟”,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智能生活是值得重视和深思的一个问题。

从“懒政理念”到聚焦需求,为老人搭建“数字桥梁”

数字浪潮席卷而来,不习惯数字化生活的老年群体逐渐被“边缘化”甚至被遗忘,与新时代形成了一道“数字鸿沟”。他们不会扫健康码导致被拦在商场门口、去医院不会用机器挂号导致排队一天却被告知没有医生号了、想用智能手机却无奈没有人教……这些原本是最贴近老年群体需求的生活方式,却由于不熟悉各种智能化操作流程,使他们反而成为距离这种生活最远的群体。

数字技术的目的是为了为民服务,不是为了“把人困住”。如果过度依赖数字技术,就是一种“懒政”理念。各部门应充分考虑老年群体的实际情况,在智能化、数字化的同时,为他们保留适量的人工通道、人工服务窗口,深度聚焦老年群体的需求,为他们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为老年群体搭建起真正能够方便他们生活的“桥梁”。

从“格格不入”到融入时”,为老人搬掉“数字巨石”

“数字背后如果缺乏了温度,社会治理将很难产生效能”,社会和文明的进步,不单单在于经济的腾飞与高楼的崛起,更在于对社会每个人的关照。既要做到尽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又要在不断前行的过程中适时停下脚步,关怀那些在智能时代中处于相对弱势的老年群体。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正是以“政策之力”聚集“社会之能量”,为老年人搬掉数字化道路前的“绊脚石”,促进老年群体尽快融入智能化时代。

虽然人工服务可以弥补被智能技术忽略的漏洞,但只有对老年群体多一分耐心与关爱,才能确保在智能化时代,不让任何一个人“缺席”。一方面要让面向老年人的数字化技术更便民,让老年人更容易学会。另一方面不能取消传统的人工服务,这样才能够为那些无法跨越“数字鸿沟”的老人提供公共服务的“兜底保障”。真正让老年群体的数字化时代生活幸福度得到提升。

从“政策支持”到“全民反哺”,为老人消除“数字鸿沟”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弥合老人数字鸿沟,帮助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是时代交给全社会的重大使命,与每一个人、每一个社会组织都有着密切联系,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社会的努力,为了让老年人更好地与数字时代相向而行,离不开家庭成员的帮助和关心。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需要多点耐心,帮老人们尽量跟上步伐,让“数字反哺”更有针对性,解决问题也更有力度。

时代的发展步伐不会放缓,但年轻人们的“反哺”能够帮助老年人赶上“时代浪潮”,让老年群体也踏着“时代节拍”,与时代同行。在帮助老年群体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帮助终将老去的我们自己。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9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