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札记:重温“甲子岁月”学习“枫桥经验”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永丰镇选调生 泮阳雅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亲切会见了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入选单位代表,勉励他们再接再厉,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枫溪潺潺,红叶胜火。“枫桥经验”跨越一甲子,在继承中传承与发展,其内涵不断丰富提升,是基层治理的“法宝”。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作为一名选调生,我时刻将“枫桥经验”作为“掌中宝”“枕上书”,将一篇篇关于“枫桥经验”的学习资料变成“电子文档”存入收集,将这一智慧“揣进口袋”。对这一经验“解剖麻雀”,才能“学以致用”,变等“枫”来为乘“枫”飞,不断开创基层治理新局面。

筑牢“红色堡垒”,在“踏泥土、走泥路”中打通“最后一米”,以“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干作风夯实党建根基。“郡县治,则天下安;基层治,则百姓安。”枫桥镇枫源村创新探索党建统领乡村治理,建立党员结对联系制度,让每个党员联系6户至7户村民,党员“入户问诊”、群众“开门请诊”,形成了心连心的基层社会治理场景。“枫桥经验”之所以历久弥新,最关键在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种脚踏实地的优良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走实了群众路线。“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为了深知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我经常到田间地头“看一看”,到老乡家中“坐一坐”,搬起板凳同人民群众“唠一唠”,让人民群众认识我们,才能找我们办事,进而做到服务群众“零距离”,让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切实造福基层群众。

汇聚“多方合力”,在“共参与、同管理”中尝尽“酸甜苦辣”,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进取精神厚植民生情怀。“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近年来,在浙江涌现出“红枫义警”“乌镇管家”等一大批有影响力的“枫桥式”社会组织,这些“民间队”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是“枫桥经验”的精髓所在,也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关键所在,这样做既能解群众所思、所盼、所想,及时就地化解矛盾问题,又能洞悉社情民意、听取意见建议,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作为选调生,我们要打开“共建共治共享”的心胸格局,以“化解一件矛盾纠纷等于化解一件诉源、一件访源、一件案源”的理念中汇聚“多元力量”,围绕教育、医疗、就业、住房、养老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向人民群众“求医问药”、走访相关部门和民间组织“寻求良方”、深入社区和服务一线“问计问策”,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奉为圭臬,用“小切口解决大问题”,探索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动形成信息化智能化的新时代网上“枫桥经验”。

力促“三治融合”,在“谋新法、开新局”中激活“一池春水”,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探索姿态续写治理华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作为选调生,我们要解锁“1+1+1>3”的基层治理效能,就要积极构建“三治融合”的治理模式,将“自治”“法治”“德治”结合起来,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工作原则,充分践行到日常工作之中。我从实践中获悉,要想真正走入群众之中,就必须“眼里有群众”“心中系群众”,积极推动成立“群众调解小组”,让群众自发解决“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问题,做到充分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对于重难点问题,在群众需要法律、规则需求的时候,对他们伸出援手,努力推动基层形成“办事依法、解题用法”的局面,找准“突破口”,既“依法办事”又兼顾“地域风情”,在“情”与“理”之间实现“群众参与、人民阅卷、成果共享”,让“枫桥经验”在新时代的基层社会治理中行稳致远。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3-11-28
下一篇 2023-11-28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