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13”的回望中汲取前进力量

重庆市江津区选调生 李市镇两岔村村党委书记助理 赵峰

“1937.12.13”,在国家和民族历史上,是不能被遗忘的日子。2023年12月13日,是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八十六载,青史昭彰。作为青年干部,我们要铭记历史,在回望这段苦难岁月中汲取前进力量,勿忘国耻、牢记使命,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回望 “12·13”,汲取“风雨如磐不动摇”的初心力量,以“党旗所指,心之所向”的坚定铸牢爱国之情。“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国家公祭鼎上32个字可谓字字血泪,控诉着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把苦难而耻辱的记忆镌刻进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深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设置这尊鼎,就是要向世人宣告‘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的心愿。” 广大党员干部当不忘来时路,始终铭记曾经的苦难和屈辱,高举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旗帜,传承好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努力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材。要以绝对的理论清醒筑牢信念根基,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涵养忠诚之魂、永葆赤子之心,把对党和人民的热爱牢记在心中、落实在行动上,将实现个人理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结合,与民同呼吸、与国共命运。

回望 “12·13”,汲取“为有牺牲多壮志”的斗争力量,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坚毅砥砺强国之志。86年前的今天,30多万同胞惨遭杀戮,三分之一建筑被毁,大量财物遭到掠夺……面对敌军侵略,中华儿女秉持着血战到底、抗战到底的精神顽强斗争,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篇章。今日之中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踏上了新的伟大征程。党员干部更应当从历史的伤痕中汲取教训,化悲痛为力量,在面对严峻形势时敢于出击,面对危机时敢于斗争,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在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道路上,要摒弃“混日子、守摊子”的思想,拒绝“躺平、摆烂”的行为,主动投身基层一线,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在反复“摸爬滚打”、历经“风吹浪打”中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秉持“强国有我”的使命心,以“事不避难者进”的斗争精神闯关夺隘。      

回望 “12·13”,汲取“粉骨碎身浑不怕”的担当力量,以“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的坚决实践报国之行。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从沉沦到奋起,从波澜到新生,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每一步都在告诫我们——勿忘国耻,吾辈当自强!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党员干部当牢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要将个人奋斗融入祖国和人民需要之中,把浓烈的爱国之情、远大的报国之志转化为敢于担当的动力,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拼搏干劲践行初心使命,让青春和热血、智慧和汗水挥洒在民族复兴的壮阔征途之上,创造出无愧前人、不负后人的辉煌业绩。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3-12-14
下一篇 2023-12-14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