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刘玲琍:以“心”普“度”筑梦无声世界

河南省商丘市委组织部 夏署光 吕淑雅

近日,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榜样8》专题节目播出,其中讲述了“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刘玲琍的先进事迹。榜样是一面“镜子”,镜中闪烁着追求人生真正意义的“密码”,反射的光芒入心刻画着向善向好的“路径”。广大党员干部要向“无声世界的筑梦人”刘玲琍同志致敬,以她为榜样,汲取榜样力量,立足本职岗位,用心用力在无私奉献、守正创新、永葆本色中彰显有为。

学习她“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以“爱心”之浓提升奉献“温度”。教书育人烛光尽,师为楷模根基牢。刘玲琍同志像一束柔和烛光,无私地燃烧自己温暖着无声世界中的孩子们。她既是老师,也是妈妈,日复一日,一字一句,教听障孩子学发音、学说话、学文化知识,还要兼顾喂饭、帮忙佩戴耳蜗、换洗衣服。她把孩子们渴求的眼神、父母殷切的希望化作无尽的动力,不畏吃苦、乐于吃苦,白天教学生,回家教儿子,像永不停歇的陀螺。帮助孩子张口说话,是刘玲琍对孩子们最朴素的爱,这种无私关爱迸发出温暖人间的光,带领听障孩子翻越无声世界中的一座座“大山”。32年来,她帮助20余名听障学生考上大学,80多名孩子回归社会顺利就业。“大音希声,大爱无言”是对刘玲琍同志最好的诠释。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刘玲琍同志为榜样,拿稳爱的“接力棒”,激发无私奉献的原动力,涵养乐于吃苦的品格,在平凡的岗位上充分发光发热,勇于奉献自我,把先进性体现在实际行动中,敢于作为、善于作为,在担苦、担难中增锐气,在办事、扛事中当先锋,在苦干、实干中挥汗水,于忘我工作中不断谱写新篇章。

学习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钻心”之强提升克难“深度”。对于刘玲琍同志而言,困难好似成功的“磨刀石”,她秉持一颗强有力的“钻心”,于“守正”中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攻克了生活中、教学中的难题。她的儿子8个月被确诊先天性神经性耳聋,她伤心却没有气馁,而是翻阅大量资料,几乎是重新开始学习一门学科,坚持每天对儿子进行训练,后来孩子终能开口说话。不仅如此,她还将用到自己儿子身上的训练方式与专业课学习、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在教学中,为帮助听障学生发准音,反复把嘴唇贴近孩子的手背,让孩子们感受气流大小与声带振动,甚至把学生的手指伸进她的嘴里,感受舌根音舌头的变化,她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出“情景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自编“唇舌操”和语训教材,撰写了《聋校语文教学应做好“三个转变”》等20多篇论文,丰富了我国听障教研库,为听障孩子语言康复训练作出巨大贡献。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刘玲琍同志看齐,在本职岗位上不断地磨砺自己,做到敬业、乐业、勤业、精业,其间不断拓宽认知的广度和深度,努力丰富知识结构,开拓视野胸怀,加快推动认知迭代、理念升维、能力重构,育守正之心、练守正之能,工作中勤于思考,保持一颗钻研之心,遇到难题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力争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用出彩的行动交出新时代“有为”答卷。

学习她“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以“初心”之坚提升本色“纯度”。初心是在平凡岗位上倾尽所能,坚守是一种“大智若愚”的智慧。刘玲琍同志在特殊教育岗位32年的坚守,全凭牢固的初心在支撑,初心是她入党前14岁时的思考“怎样才能让听障孩子也像正常人一样读书学习”,是入党后“用我努力的工作,为残疾孩子谋幸福”。多年来,尽管条件有限,她仍然拒绝康复机构抛给她的橄榄枝,默默坚持在学校教书育人,并资助4名贫困残疾学生完成学业。虽然每周要上20多节课,忙得像陀螺,但她依然坚持到社区里为那些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残疾孩子“送课上门”。“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刘玲琍同志学习,坚守初心使命,在慎始慎终中恪守准则,保持本真,在工作岗位上自觉淬炼政治本色,默默无闻干事创业,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拿出“一竿子插到底”的劲头,将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出彩;要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初心,提升为民服务本色“纯度”,以“民声”为向干事创业,做到勤上群众的门、见群众的面、听群众的声,在平凡的岗位上始终如一、担当作为,用直抵民心的“有为”成绩,将我们党的初心擦拭得无比耀眼。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4-01-06
下一篇 2024-01-06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