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结合”让年终考核考出“真效果”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委组织部 符娟

年末岁尾,各单位正有序开展年终考核。年终考核是各级各部门必不可少的“规定动作”,不仅是对全年工作成果的检验,更是查找问题、弥补不足的好时机,对谋划下一年的发展思路和工作计划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年终考核的目的,不仅仅是检验工作的成效,同时也检验着干部的作风。有些地方年终考核仍然没有跳出“材料出政绩”的怪圈,以资料的厚度、开会的次数、照片的多少来衡量工作的成效,不看实绩重痕迹,不看过程看结果,这一做法,不仅会让考核过程流于形式,也让考核结果缺乏真实性。年终考核要坚持以实绩为导向,把功夫下在平时,把纸上变为地上,把话筒递给群众,真正发挥出考核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

坚持“过程”和“结果”相结合,把功夫下在“平时”。缺乏平时考核的基础,年底“一锤定音”的做法,难以保证考核结果的准确和公正。年终考核的节点虽然在年底,但是考核的触角却延伸到全年,只有坚持过程导向,增加“平时成绩”的权重,采取专项考核、定期考核、季度考核、平时考核等方式,才能防止部分考核单位出现平时不重视、年底搞突击,日常庸懒散、时常等靠要等现象。要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关键在于分解落实,年初制定计划,明确目标,细化步骤,压实工作责任,年中采取“一季度一考核、一月份一报告”的方式检验工作进度和效度,防止因年底时间紧、任务重,各单位出现“临时抱佛脚”“落实变落空”的现象,不仅不能很好推进工作,还会助长形式主义之风蔓延。

坚持“痕迹”和“实绩”相结合,把纸上变为“地上”。“痕迹管理”是一种有效的考核手段,各单位平时都做了哪些工作,又是如何开展工作,都可以通过具体的文字和鲜活的图片展现出来。但如果过度追求痕迹,要求事事留“痕”、步步留“迹”,既加重了单位负担,又容易造成比拼材料的不良倾向,对推动工作毫无意义,结果只会背道而驰。年终考核不是不看痕,而是少看“痕”多看“绩”,看“痕”,首先要筛选出是真还是假,有没有掺水分、搞美颜,再看必要的台账和记录,不过度增加条目,不过分要求文稿的质量、图片的效果,要多看“绩”,用事实说话,靠实绩度量,能到现场就不在“会场”,把考场搬到一线去,近距离看工作进度如何、工作落实没有,切实把工作实绩考准考实。

坚持“自评”和“他讲”相结合,把话筒递给“群众”。干部干得好不好,群众最有体会,也最有发言权,因此,口碑与民声才是检验干部一年来工作成效的试金石。年终考核不仅要听干部说了什么、看干部做了什么,还要细听领导声音,了解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有没有政治定力,在诱惑考验面前有没有清醒头脑,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有没有担当作为;善听同事声音,了解干部平时的工作态度端不端正、工作作风坚不坚实、工作能力过不过硬;多听群众声音,了解干部为民情怀浓不浓,群众口碑好不好,工作成效大不大,通过个别谈话、随机走访、民意调查等方式,立体化、多维度精确衡量、精细分析、精准考核,确保考核结果更实、成效更好、满意度高。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

(0)
上一篇 2024-01-27
下一篇 2024-01-27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