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感悟:基层干部何以接力“千万工程”

山东省威海市经开区凤林街道 姜竹清

层峦叠翠,诗画村庄,千家万户,小村大国。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近日发布,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对“三农”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循迹溯源,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引领起步,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20多年来“千万工程”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

回望驻村半年来与小山村的朝朝暮暮,我深刻明白作为乡村建设的“排头兵”,学深悟透“千万工程”背后的乡村振兴“秘诀”,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找到适合山村自身发展振兴的路子,答好“村情三问”,是每一位基层干部写好“千万工程”下半篇文章的题眼所在。

执“千万工程”经验之笔,以“千峰万壑任我行”的韧劲,答好“产业何以富民”之问。“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载体,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浙江在实施和推进“千万工程”的过程中,正是因为掌握了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的科学方法,才逐渐形成“一村一策、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只有坚决刹住脱离地区实际、一味吸引大众眼球、“换汤不换药”这股“伪创新”的歪风,在以点带面中做好“土特产”文章,才能为群众的“致富梦”按下“加速键”。我所在的崮山镇沙龙王村并非农业资源大村,却构建出了“以无花果、花饽饽为核心,以乡村旅游为依托”的集体经济经营体系。然而现阶段村级集体经济仍受各种因素限制,如何让其破圈突围,为“崮山沙龙王家”这一亮点品牌“添香增色”,也是下一阶段我驻村工作的方向。

执“千万工程”经验之笔,以“我亦乘风破万里”的决心,答好“文化何以化人”之问。一位哲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这形象地说明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而人民则是文化的拥有者,也是文化的建设者。“千万工程”不只是实现了绿水青山、田园牧歌的诗意回归,更重要是激发了人们对乡村文化的自信与认同。基层干部要深入挖掘基层文化,结合地方特色民俗风情打造乡村博物馆、文化公园、十里画廊等旅游打卡地,为未来乡村发展做大价值增量;同时通过“村晚”“村BA”“送戏下乡”“全民阅读”等多种形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群众文化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

执“千万工程”经验之笔,以“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情怀,答好“百姓何以幸福”之问。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乡村建设要从各地实际和农民需求出发,抓住普及普惠的事,干一件、成一件。驻村以来,我走遍村里的贫困户,一支笔、一个本,详细记录他们的真实生活状况以及需求,尽自己所能排忧解难帮办实事;面对突如其来的强降雪天气,我跟着村两委成员,逐户将幸福食堂精心准备的两菜一粥一饭送到老人们的炕头上,并为他们清理院内积雪和道路障碍......牢记初心使命绝不是一句又空又大的口号,需要我们聚焦人民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在党组织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图斑整改、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上用心用情用力,画好干群关系“同心圆”。

大地如枰,村舍如棋。奔走忙碌在乡土中国的最深处,我们要时刻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勇敢担起“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保持“一锤接着一锤敲”的决心,运笔“千万工程”为百姓捧出一份又一份“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答卷,绘就新时代“千村千面、万村万象”的宏伟蓝图。

本文信息来源自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4-02-08
下一篇 2024-02-08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