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转变”中答好“民生题”

西藏自治区丁青县协雄乡党政办 李雕

基层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一个基层单位往往需要对应几个甚至十几个上级部门,大部分基层干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甚至“白+黑”“五+二”地工作。但有的干部在面对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理解能力差的群众时,会出现不耐烦、不厌烦,甚至排斥群众的现象,导致干群关系僵化,不仅给自己抹黑还给党和政府抹黑,造成十分不好的影响。要做好群众工作,答好“民生题”,要学着从“转变”开始。

从“不耐烦”转变为“不厌烦”,答好政策“宣讲题”。基层干部是与群众最接近的群体,要把党的好声音传达到群众的耳朵里,让群众入耳、入脑、入心,真正知道“惠从何来、恩向谁报”,就需要基层干部在宣传政策的时候“不厌其烦”,不能因为一两次群众听不懂、理解不了就“不耐烦”。为群众宣讲政策只有做到耐心,真正深入群众中与群众打成一片,用群众的语言,群众喜欢的、乐于接受的方式,才能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当群众理解不了时,要学会反思,是不是因为宣讲的方式过于死板或者过于高深,同时要善于发现问题,从中分析原因,找准方向,找对措施,沿着正确的方向,用正确的方法,不厌其烦地进行宣讲,才能真正让群众听得懂、入得了心。

从“怕麻烦”转变为“解麻纱”,答好困难“排忧题”。村民的事再小也可能是大事,为民办事要怀揣一颗真心,不能虚情假意,表面工作做得再好,也不如踏踏实实为群众办上几件实事、好事。不论事情多大多小,只有付出真正的行动,才能将其解决,有的干部不愿意面对群众,总是嫌群众麻烦,总以为自己是干大事的人,群众的事是小事,如果连群众的小事都解决不了,又怎么能干成大事呢?“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百姓离开百姓还是百姓,干部离开百姓将不再是干部,作为干部要时刻牢记“来自谁、依靠谁、为了谁”,以“解麻纱”的韧劲认真做好群众的每一件小事,为群众排忧解难,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指数”。

从“找衙门”转变为“上家门”,答好为民“服务题”。“在其位谋其政,在其位干其事”,不干就会沦为“木偶公堂”,群众需要的不是机械式的“衙门”,需要的是一个有温度、能解决问题的“诉求所”。作为干部,不能有“衙门”作风,要学会主动深入群众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解决好“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有些问题不能等着群众找上门了才去解决,那时恐怕“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只有主动深入到群众中,真正解决好群众的所急所需所愿所想,才能将矛盾化小化了。要主动作为才能赢得工作的主动权,干好应该干的,才能去干想干的事,如果总是被动应付地去干事,是很难干成事的。要想遇到“伯乐”,自己得先是一匹“千里马”,否则你永远也无法驰骋草原。

(0)
上一篇 2020-11-16
下一篇 2020-11-16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