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开源节流”改变乡镇“钱题”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县委组织部 吴诗苑

日前,《半月谈》报道西部部分地区由于财政困难,乡镇干部本应享受的正常待遇不能兑现,工资滞发、奖金被扣,导致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影响。

乡镇干部待遇的困境,的确直接影响到了基层干部队伍的稳定,不仅对广大乡镇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产生消极作用,更会让乡镇干部将心思放在“找钱”上,滋生贪污腐败的土壤,而导致发钱难的根本原因在于乡镇财政的蓄水池“缺水”。财政“缺水”的问题对于乡镇而言,是必须尽快克服与解决的关键问题,只有解决好财政大事,才能保障乡镇干部正常待遇,保障地方百姓的权益,保障地方发展的动力。

解决干旱缺水的问题,通常采用开源节流的办法。同理,乡镇的财政“缺水”难题也能通过“开源节流”的方式来解决。“开源”在于拥有稳定且向上发展的核心产业,好产业的税收能为乡镇带来可观财政收入,让乡镇既能够保障干部的收入,更能依托产业“红利”以点带面,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以此带动更多产业落地发芽,为地方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当然,要找到并拥有核心产业并非易事,考验的是当地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抓落实、谋发展的本领,只有打通产业道路,财政“开源”才能能够真正实现。

“节流”则是乡镇要能节省“三公”开支,学会“勒紧裤腰带”过紧日子,让好钢用在刀刃。比如在政府用纸方面,一方面要提倡使用无纸化办公,减少纸张消耗。另一方面要对需印发文件、资料的内容多把关、多精简、多审核,减少后续印发过程的纸张浪费。乡镇唯有通过多种方式,减少工作中不必要的开支,让更多钱能用在产业、民生、基建等关键领域上,为实现“开源”提供关键资源,使得财政蓄水池内外循环。

总之,解决乡镇“缺水”问题,考验的是干部能力,不仅要下真功夫,依托乡村振兴的浪潮,因地制宜,不盲目、审慎地谋划好地方产业发展,真正把产业做大做强;还要“当好家”,学会艰苦奋斗,减少政府开支,提升用钱的“质量”,让财政“蓄水池”实现“开源节流”,进而保障广大乡镇干部的权益,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地投身到乡村振兴中去,让实干者全心全意地干事创业。同时,上级单位也要为乡镇的“开源节流”提供帮助,在行政审批、行政权力下放、资金政策倾斜等方面提供助力,共同让乡镇彻底摆脱“缺水”困境。

(0)
上一篇 2021-05-26
下一篇 2021-05-26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