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铜仁:探索“党建+ ”引领坝区产业发展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融媒体中心 梅亚军 唐诗意

一面面鲜红的党旗在坝区迎风飘扬,一枚枚闪亮的党徽在秋收秋种时节熠熠生辉,一个个基层党员干部在田间和群众一道忙碌着……

走进贵州铜仁印江自治县木黄镇新民坝区蔬菜基地,绿油油的包心芥菜似翡翠般青绿,一片片、一块块,微风吹起,“绿浪”般荡漾,长势尤为喜人。近看,另一片黄褐色土地上铺了一条条黑色的胶带,村民们戴着斗笠,弯着腰,正在忙碌地劳作着。人群中,有这样一队身影穿梭其中,阳光下,他们戴着熠熠发光的党徽,与群众一起撸起袖子,挥动锄头、挖坑起垄、放苗施肥,抢播蔬菜苗。

“这几天正是坝区蔬菜收割和移栽包心芥菜苗的关键时期,作为党员干部,我们主动来到坝区为他们服务,组织引导附近党员、群众到坝区来务工,增加他们的收入。”木黄镇党建办主任吴宇说。立秋以来,为抓时间、抢时节、赶进度,镇、村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群众及早完成秋收秋种。

木黄镇新民坝区作为印江面积较广的坝区之一,辐射周边5个村1695户6471人,其中党员干部183人。该坝区通过充分发挥当地基层组织优势,让坝区周边村子的党员干部参与坝区管理,积极组织群众参与务工,不断增强坝区产业发展活力。郭永发是坝区荣光村的老支书,也是一名有24年党龄的老党员,自去年3月份家门口建起蔬菜基地以来,他就主动来到坝区承担起管理工作,主要负责带班、组织、协调坝区的劳动力。

“我虽然已从荣光村的党支部书记职位上退下来了,但是在这儿又找到了能够让我发挥余热的地方。”印江县木黄镇荣光村老支书郭永发说,他根据村民离坝区的距离远近、家庭经济和劳动力程度科学合理分工,确保当地老百姓都能在坝区务工增收。

产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跟到哪里。印江坚持以党建引领坝区产业发展,在产业链上组建党支部,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去年4月,该县在新民坝区成立了“木黄镇高标准蔬菜基地党支部”,不但让来建设坝区的贵州梵净田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4名党员找到了“家”,还与坝区周边5个村形成联建关系,让当地党员成为坝区主人,积极参与坝区土地租赁、矛盾纠纷调解、生产用工以及发展规划等工作,提升坝区党群抱团发展水平。

“我们通过建立坝区党支部以来,在坝区土地流转、用工、矛盾纠纷调解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解决。可以说,真正发挥了我们坝区党支部与周边村党支部的桥梁、纽带作用,达到抱团发展坝区产业的目的。”贵州梵净田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木黄镇高标准蔬菜基地党支部书记董虎军说。

该县不仅在坝区建立党员坝长示范岗和党员产业示范基地,还组建由120名农业辅导员为队员的“农业专业技术服务队”,这其中就有大部分党员农技专家冲锋在前,在全县13个500亩以上坝区负责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指导服务工作。“我是一名党员,更是一名农业专家服务团队成员,我们经常深入坝区,分别从栽种、病虫防治以及如何施肥等方面做一些技术服务。”印江县木黄镇农经站站长吴勇信说。

据了解,新民坝区通过创新党群抱团发展方式,提高坝区建设组织化程度,凝聚起基层党员力量,铺就一条党群同力、产业提质、群众增收的“快车道”。“我们把支部建在坝区上,通过党员引领带动坝区产业发展,围绕500亩以上坝区党建示范带建设,以产业特点、党员特长、市场需求等为重点,在坝区建立党员坝长示范岗和党员产业示范基地等,为党员服务产业量划‘责任田’,有效推进坝区党建示范带建设。”印江县木黄镇副镇长田宏进说。

印江打好“党建+”组合拳,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坝区发展的新途径,在坝区设立党支部或党小组,通过“党支部+党员+农户”“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等多种产业经营模式,积极统筹整合各类资源,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提升坝区党群抱团发展水平,进一步激励广大党员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了坝区产业发展活力,有效提高坝区综合发展水平。

“接下来,我们按照‘行业相近、产业相通、区域相邻’原则,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跨行组建等方式,在所有坝区设立党支部或党小组,大力提高500亩以上坝区建设组织化程度,继续推进全县13个500亩以上坝区党建引领工作。”印江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张振宇说。

(0)
上一篇 2020-09-27
下一篇 2020-09-27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