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以“三种姿态”追寻塞罕坝精神之光

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选调生 王玉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塞罕坝机械林场尚海纪念林考察调研时强调: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塞罕坝精神精神,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的选调生要从这座“精神富矿”中汲取养分,唤醒干事创业的激情,拿稳塞罕坝人的接力棒,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续写新的传奇。

以“坚定信念,使命必达”的坚定姿态,捕捉“不将今日负初心”的理想之光。从“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莽莽荒原,到“风光胜似江南好”的人工林海,从“六女上坝”的坚定无悔,到望火楼夫妻的默默守望,塞罕坝人在高寒沙地上筑起利在千秋的“绿色长城”,有效遏制黄沙,涵养水源。“绿色奇迹”的背后是三代塞罕坝人响应党的“绿化祖国”的号召,以“不绿塞罕坝,誓死不后退”的红色初心,爬冰卧雪、驰而不息、接力不止。今日,选调生从老一代塞罕坝人手中接下“接力棒”,头顶压力、拾级而上、日夜兼程,以“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感,以“一茬接着一茬干”的责任感,用青春和汗水挥洒在基层大地,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以“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拼搏姿态,追寻“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奋斗之光。1962年,第一代塞罕坝人“白天忙作业,夜宿草窝间”,用艰苦奋斗种出百万林海的伟业,用汗水和泪水,甚至血肉之躯向人民交出时代答卷。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时至今日,尚海纪念林的沙沙落叶声仍向当代选调生诉说那段英雄史诗。选调生初入基层,和老一辈的塞罕坝人一样,面临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年轻干部赓续塞罕坝精神,将艰苦奋斗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面对乡村振兴的“拦路虎”和“硬骨头”,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开拓创新,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以“鞠躬尽瘁,爱岗敬业”的专注之姿,追寻“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之光。“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三代塞罕坝人专注于植树造林,解决塞罕坝造林初期造林成活率不足8%的难题,在高寒沙地种下希望的种子。从开荒拓野到百万林海,再到当代的“点绿成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无数默默无闻的塞罕坝林场人以对造林工作的热爱,以忘我的工作境界埋头苦干,为一万余名贫困户带来生活希望,得到人民的认可。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新一代的选调生追寻塞罕坝精神的奉献之光,做实普通岗位,做好平凡小事,做精本职工作,将对基层工作的热爱熔铸于小事中,用磨绣花针的功夫为人民谋实事,将青春和汗水挥洒在乡村大地,续写新时代的“塞罕坝传奇”。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1)
上一篇 2021-08-27
下一篇 2021-08-27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