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荒原林海”嬗变中汲取精神“甘泉”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沙河镇人民政府 侯世川

阳光正好,木已成林。近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塞罕坝视察林场建设工作,他强调要发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塞罕坝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范例,广大党员干部都要当好塞罕坝精神的传承者。

感悟塞罕坝精神中“坚定理想信念”的初心,牢记使命,争当政治道路上的“扛旗者”。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面对时代的召唤,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朝气蓬勃地集结在塞罕坝林场上,他们勇担历史重任,扛起“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使命大旗,茫茫大漠之上,“天当被子,地当床,吃寒食,穿薄裳”,尽管条件艰苦、气候恶劣,但是塞罕坝三代人早已将历史使命转化为自身职责,誓要将这片浩瀚沙地变成绿色林海。“花开花落终有时,初心不改正当时”,生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广大党员干部尤需学习林场建设者的护林情怀,立足岗位工作,明确自身职责,在党性锻炼中坚定政治定力,在难事磨炼中强化政治担当,以实际行动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保持一颗为民谋福的初心,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秉承初心,怀梦前行,努力成为人民满意的好干部。

感悟塞罕坝精神中“积极响应号召”的拼劲,实干兴邦,勇当冲锋在前的“拓荒牛”。“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塞罕坝中有个“六女大坝”的感人故事,她们是青春勃发、风华正茂的高中女学生,为响应时代的号召,毅然放弃大学梦,为了荒漠变林海,吃黑莜面、喝沟塘水、住木板床,她们创新将镇压磙由固定式连接改为交链式连接,将毛毡代替铁片改进卡簧植苗夹,大大提高育苗效率,在塞北高原上谱写出她们的青春之歌。当前我国正处在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斗的时期,赶考的路上还存在很多“腊子口”“娄山关”需要我们去攻艰克难,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发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攻坚精神,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客,将攻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落实到行动上,用自己的辛勤付出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感悟塞罕坝精神中“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无私奉献,誓当绿色发展的“明白人”。时光的河入海流,塞罕坝已成绿洲,55年的时光中,三代塞罕坝人奉献青春,辛勤耕种,护苗成林,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去呵护每一棵幼苗,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这片荒漠的土地,用自己的双眼去感受这片绿色林海,凭借“荒漠未退誓不还”的昂扬斗志,终于创造了这个绵延不断的绿色长城。步入新时代,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色发展的指示,“共搞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快产业转型,加强环境监管,加大保护力度,以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为出发点,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决抵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开发行为,为子孙后代留下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舒适生活环境。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2-01
下一篇 2022-02-01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