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当床 地当房”背后的塞罕坝精神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戚墅堰街道河苑社区 朱星宇

“天当床,地当房,草滩窝子做工房。”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一代代塞罕坝人誓把荒原变林海,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和奋斗,终于构筑了一条坚固的绿色生态屏障,谱写了又一个人间奇迹。新时代年轻干部要充分学习发扬这种精神,在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天当床,地当房”背后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无私奉献之心。55年的时光里,三代塞罕坝人在这里奉献青春、辛勤耕耘,从引种樟子树到成功嫁接彰武松,从研究水曲柳到试验成功全光育苗法,凭借着“不绿塞罕坝,誓死不后退”的坚强意志,终于迎来了百万亩林海的绿色奇迹。新时代的年轻干部,要拿出“遇水搭桥、逢山开路”的勇气和智慧,用非凡之力创造出非凡之功,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接续奋斗,在新时代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天当床,地当房”背后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艰苦创业之心。林场建立初期,缺乏高寒、高海拔造林经验,春天栽下的1000亩树苗,到了秋天,成活率不足5%。为了突破难关,塞罕坝人在失败中找经验,从零开始育苗。经过艰苦探索,他们攻克了高寒地区育苗、造林等技术难关,实现了创新发展的自我超越。新时代的年轻干部,要始终保持勤奋向学的精神状态,要坚守“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理想信念,沉下心来干工作,心无旁骛钻业务,成为各自领域里的行家里手。

“天当床,地当房”背后是“山积而高,泽积而长”的绿色发展之心。如今的塞罕坝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新时代的年轻干部要深刻理解并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打好蓝天碧水保卫战,落实“山积而高,泽积而长”的绿色发展理念,努力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2-01
下一篇 2022-02-01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