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临桂:“三注重”跑出发展“加速度”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区五通镇人民政府 秦文燕

近年来,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五通镇积极实施“产业强镇”战略,通过在“拓展方式、固本强基、创新思路”方面的持续发力,着力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为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基础。

注重“拓展方式”,多种渠道“引”产业。坚持立足区域优势、厚植产业融合发展“沃土”,把更多的企业、项目“引进来”,让其“留下来”能够高水平发挥作用,共建共享经济发展红利。一是党建引领,多方联盟。由桂林“两新党建红色学院与临桂区五通镇党委结对共建、搭建平台,与聚慧万禾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百亩青皮甘蔗和百香果种植核心区,成为第一个桂林市“两新党建乡村振兴示范点。二是推行“党支部+”发展模式,合股联营。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生产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入股华苑种植合作社,发展花卉养殖产业,引导群众流转土地10多亩,每年支付租金5000多元,为集体经济创收1.6万元。采取“党支部+企业”模式,入股桂华建材公司共同经营搅拌站,每年为集体经济创收5.4万以上。三是改善营商环境,解决产业发展短板。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向五通注入,2020年引进莱茵生物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有机肥料厂,有效缓解财政资金保障不足、村级集体经济产业链短等问题。

注重“固本强基”,多措并举“育”产业。立足五通镇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增强造血强基为着力点,多元化培育产业发展新路径。一是走“资源开发型”模式。扶持江门村依托水资源建设水电站,创办村级企业,自主经营,2020年收入近96万元。指导五通村盘活闲置资产,通过出租、承包等形式,年均收入近30万元。二是走“产业带动型”模式。引导北塘等6个村挖掘优势,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依托致富能人创办种植、养殖、加工等实体项目,每村每年增收6万元以上。西山村采取“支部+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发展产业,近三年共收入86万元,每年为全村27户贫困户分红近11万元,带动300余户群众发展养殖产业致富。三是走“飞地抱团型”模式。组织辖区21个村抱团与温氏公司合作,整合资金4500万元,建设梅田寨高标准养殖小区,预计每年为集体经济创收10万元。四是走“协会牵头、画坊集群”模式。书画艺人协会党支部(“两新组织)引领全镇5000多名书画从业者集聚发展书画产业,五通农民画占据桂林书画市场70%的份额,远销国内外,2020年书画产值达3.2亿元,带动52名脱贫户发家致富。

注重“创新思路”,多维角度“强”产业。盘活资源、创新模式,多维度推动产业发展壮大。一是夯实党建基层,建强壮大产业发展“引擎”。把组织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第一工程”来抓,大力实施“晋级夺星、争先创优”村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程,创建自治区五星级党组织2个、四星级3个、三星级3个,创建全市基层党建五星级高标准示范点1个、四星级1个。让“筑牢强基”转化为凝聚人心的“凝聚力”、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战斗力”,从而为跑出发展加速度点燃引擎。二是培养乡土人才,激活壮大产业活水“源头”。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村“两委”换届工作,储备后备力量65名,培育致富带头人58名,选派12名驻村工作队员挂村帮扶,引导16名经济能人返乡创业。通过“内育”和“外引”,按照“人员分类、自下而上、按需培训、精准对接”的原则,大力培养“土专家”“田秀才”,为乡村振兴培育一支“不走的工作队”,为跑出发展加速度加油充电。三是提升乡村风貌,筑牢产业发展“堡垒”。全力抓好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高标准规划实施项目20个,完成投资1.9亿元,以总分第1名的成绩通过桂林市第四批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验收。从“四化五网六改”着手,积极“六个一”工作法,推动乡村风貌改造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全镇有8个自然村启动“三清三拆工作,开工率100%,完工1012个,完工率100%,从而为跑出发展加速度提档升级。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1-09-06
下一篇 2021-09-06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