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到!党员干部要做个“暖官”

北京市门头沟区委组织部 张磊

10月8日,我国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寒露。“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寒露”节气的到来,标志着露气寒冷,气候由凉爽逐渐转入寒冷下雪。中国传统也将“寒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

古代中国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意思是说,该时节,自然界会出现“大雁南迁、雀鸟消失、菊花开放”的景象。寒露到,万物凋敝、天气阴冷,党员干部在踏入第二个百年目标赶考路上,切勿让寒露之“寒气”伤身,要时时刻刻做老百姓身边的“暖官”。

知群众晓冷暖。“唯问政于民方知得失,问需于民方知冷暖。”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员干部为政办事的基础和前提。寒露到来,要做一个“暖官”,党员干部务必要先知群众冷暖,把群众安危冷暖铭记在头脑中,体现在行动上。为此,党员干部要放下架子、沉下身子、迈开步子,走到人民群众身边,看看人民群众的生活情况,听听人民群众需求心声,切忌把调查研究囿于办公室和通讯工具。对于医疗、教育等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党员干部要放在心上、落在实处,及时解决群众所需,多为人民群众“雪中送炭”,做一个在老百姓身边嘘寒问暖、贴心服务的“暖官”。

察民情送温暖。沉下身子,走到群众身边,知晓群众温暖是走好群众路线的基本前提,而实实在在关心群众生活、帮助群众是走好群众路线的本质要求。因此,走访慰问“送温暖”是关心群众、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的必要举措。党员干部在知民情的基础上,要关心好群众,尤其是关心困难群众,在群众需要的时候为群众送温暖。但是,党员干部“送温暖”决不能搞形式主义,搞“花架子”,不能简单将送温暖等同于送生活必需品、慰问金、爱心款,而是要了解困难群众的实际困难,确保一地一处、一家一户做工作,具体了解群众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群众的基本问题,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对群众进行慰问和帮扶,确保群众问题得以长期解决。

强服务暖民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党员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权力来自于人民,只能用来服务于人民。党员干部要强化服务意识,以“初心”暖“民心”,通过为人民服务持续传递热量,坚定做温暖群众“发热体”“发光体”。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必须摒弃工作方式粗暴、工作言行高傲、工作态度懈怠、工作作风懒散等问题,要对群众态度和蔼友善,耐心了解群众急难愁盼,集中精力抓群众工作,敢于直面群众工作上的“硬茬”,以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架起与群众的连心桥,切实做到“群众到哪里,服务就跟到哪里”。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1-10-08
下一篇 2021-10-08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