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的农谚里蕴含“文”的技法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卧龙路 张立锐

农谚是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对有关农时农事活动特点及规律进行总结,以短句形式进行形象的表述,生动反映出广大农民群众的勤劳与智慧。农谚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读起来朗朗上口,品味起来也是意趣无穷。从稻种、秧苗、禾苗,到分蘖、孕穗、抽穗,再到扬花、灌浆、稻谷,这是禾的一生;从素材“零部件”,到初稿“半成品”,再到定稿“成品”,这是文稿的一生。细品几句关于“禾”的农谚,你会发现其与文稿写作技法不无相通之处。

秧好半年禾,苗好半收成——好文稿要选好素材。稻种好、秧苗好,移栽到水田里的禾苗就会长势旺,稻谷丰收就有了一半的把握。同样的,素材好、底子好,文稿加工就有了厚实的基础,文稿质量就会有良好保障。因此,我们在文稿写作之前,要不遗余力做好素材的收集、比较、筛选工作,收集工作应尽可能做得全面、丰富一些,比选工作则要细致、精心,该留用的留用、该舍弃的舍弃。在占据了充分、有效素材的基础上,我们再着手进行谋篇构思、罗列提纲和选材创作,形成初稿。底肥不足苗不长,追肥不足苗不旺。如同为禾苗追肥一样,需对粗糙的初稿进行加工润色、补充完善,以不断提高其质量和成色。

禾耘三道黄如金,棉锄七次白如银——好文稿要反复修改。禾田里的稗草等杂草会影响到禾苗的长势和稻谷的收成,必须在禾苗分蘖、孕穗、抽穗期间勤于锄草和清理墒沟。一份质量上乘的文稿,也必然有赖于反复修改、精心打磨。看一看主题思想是否集中鲜明,想一想分论点设置是否系统全面,审一审结构逻辑是否严谨细密,读一读遣词造句是否简洁流畅,等等。文稿呈给领导后,对于领导所提意见要认真修改到位,改后再次请示有关修改意见。每次修改后的文稿建议编好序号保存,以便于分析和把握领导意图、领导风格,有时也需要对前稿进行再利用。

水是禾的命,又是禾的病——好文稿要修辞得当。从育种、移栽到抽穗、扬花,稻禾一生的大部分要依赖于水的灌溉和滋养,但在不同生长阶段对于水的需求量也有所不同,没有水不行,给水太多则过犹不及。作为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文稿而言,修辞、用典、章法等形式上的东西是不可或缺的,恰到好处的修辞、适当的引经据典、优美的章法结构可以使文稿富有生命力、感染力;但是,过量地进行引用,过多地使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格,过度地讲究为文技巧,都会适得其反,切莫把文稿变成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大路货”。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1)
上一篇 2021-12-16
下一篇 2021-12-16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