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中的“原动力”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水利局 古燕琴

近日,电视连续剧《红旗渠》正在中央电视台热播中,该电视剧讲述了林县人民为改变世代缺水的现状,在县委班子的带领下,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从太行山腰修建红旗渠的故事。红旗渠全长1500公里,始建于1960年,参建民工达数十万人,修建时间长达10年,是在受到三年自然灾害后,缺少资金、粮食、技术的情况下,靠着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坚韧不拔和聪明智慧,不惧牺牲、排除万难,修建出的一条人工天河,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得林县人民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创造了如此奇迹呢?

民心所向,胜之所往,“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是红旗渠得以建成的根本所在。在修建红旗渠前,县委书记杨贵走遍大小村庄,充分了解了林县缺水的历史和现状,感受到了人民群众对改变缺水现状的强烈渴望,在深思熟虑后提出了引漳入林,修建红旗渠。这一提议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与拥护,动员令发出一晚便动员了数万民工奔赴太行山。正是因为顺应民心,得到来自群众的大力支持,才使得红旗渠的修建成为现实。

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领导带头,干部先上”是红旗渠得以建成的动力源泉。在修建时,领导干部身先士卒,扛铁锹、抡铁锤,走在队伍前面,与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不搞特殊、不徇私情、不高于群众,建设期间没有发生一起贪污腐败。遇到困难、发生危险时,干部先上,群众往后;评选劳模、授予勋章时,群众优先,干部靠边。正是林县领导干部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不怕困难、不惧牺牲的工作作风,充分激发了俢渠民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为红旗渠的修建提供了不竭动力。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红旗渠得以建成的精神保障。在缺钱少食,没有国家补贴的情况下,林县人民“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秉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住山洞、吃树叶也要干,缺少石灰,便创造性地发明了明窑烧石灰法,买不起炸药,便自己造了送往建设前线,没有测量仪便用最原始的“水鸭子”一点一点测量。正是林县人民不等不靠、百折不挠,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父业子承、前赴后继,最终创造了世界奇迹。

红旗渠水奔流至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也历久弥新。新的时代,新的征程,我们需要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充分感悟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原动力”,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四个自信”,切实践行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不惧艰难,迎难而上,奋勇前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2-01
下一篇 2022-02-01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