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读懂三践行”守护好“生态高地”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江孜县委组织部 王彬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提出:“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更关乎全球生态安全,是名副其实的“国之大者”。我们要始终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以“三读懂三践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力保护生态环境,守护好我们的“生态高地”、奋力谱写生态“新篇章”。

读懂生态“背后”的“民生情怀”,努力践行“生态为民”理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国之大者’。”美好生活就包含了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生态环境破坏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其他方面搞得再好都是白搭,也满足不了人民的有效需求,更难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目标。“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让人民幸福、让人民满意”“赢得民心、守住民心”是我们党的事业无往而不胜的“重要法宝”“致胜密钥”、是我们党执政的“根基命脉”“重要使命”。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保障好民生,进而赢得民心;破坏生态环境就是损害人民的利益,势必伤害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为民造福是最重要的政绩。”我们要读懂生态“背后”的“民生情怀”,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矢志不移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为民”理念,不断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

读懂生态“背后”的“普惠福祉”,努力践行“生态保护”责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好了,每个人都受益。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需要人人参与、人人践行、人人维护,才能守护好我们的“珍贵宝藏”、保护好我们的“美丽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能置身事外、只说不做,当旁观者、局外人;没有哪个人不需要呼吸空气、饮水吃饭、食用瓜果蔬菜;没有哪个人不需要生活在地球上、不受生态环境影响。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基础”“根本保障”,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当今的“国之大者”。我们要读懂生态“背后”的“普惠福祉”,时刻绷紧“生态保护”这根弦、坚决扛起“生态保护”的责任,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我们的心上、扛在我们的肩上、落到我们的行动上,不断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答卷”。

读懂生态“背后”的“客观规律”,努力践行“精准应对”策略。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需要久久为攻、持续发力,才能不断提升生态文明水平;需要尊重客观规律、按照规律办事,把生态问题放到“国之大者”中来思考、来谋划,才能不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否则,违背了客观规律,就会使生态文明建设达不到预期成效甚至陷入困境。我们要读懂生态“背后”的“客观规律”,突出精准应对、精准发力,合理划定好保护红线、底线、高压线,全力以赴保护生态环境,做到不打折扣、不降标准;把握好生态与发展之间的“度”,平衡好生态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做到在保护好生态的同时,推进各项事业有序发展;始终以铁腕手段、雷霆之势进行全面系统、“对症下药”的生态治理,使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不断改善;处理好树牢理念与自觉践行的关系、当前建设与长远发展的关系、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的关系,形成切实可行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施工图”“路线图”,确保如期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2-01
下一篇 2022-02-01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