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中有真意 再闻出真知

福建省晋江市新塘街道办事处 洪俊杰

元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的又一文学之盛,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颗明珠,其题材之广泛、语言之活泼,思想之深刻,让人读罢仍回味无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站在新起点的基层干部,能从元曲中学到什么别样的智慧?

常怀进取之心,兼容并蓄,厚积薄发。元曲是个多元文化的产物,汇聚了多民族及外来文化的精粹,更继承了唐宋哲学、文学的精华,既有民族的口语俗语、地方方言,也有陈子昂般的“前面有千古远,后头有万年多”,李太白般的“不多时暮霭风吹散,西山看我,我看西山”。基层干部亦如是,要兼容并蓄,厚积薄发。一是博学多闻。“朱颜变,几时得重少年?”“花尚有重开日,人决无再少年”,基层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要珍惜时间,更需规划时间、管理时间,要把读书日常化、常态化,才能在驰骋书本原野、遨游知识海洋过程中提升自己、升华自己。二是审思明辨。只学习不思考,犹如沙上建塔,一无所获,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局面,还要养成追根究底精神,“不顺俗,不妄图”,不人云亦云,保持清醒的头脑,独立的思考,形成自己的看法和结论,蓄积工作能量。三是付诸实践。在元代“广告”《阳春曲·赠茶肆》中,作者用“烹煎妙手赛维扬”夸了煮茶师傅,又怕别人不信,紧接着来一句“非是谎,下马试来尝”,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跃然纸上。诚然,坐而论道不如真抓实干,在“干”中检验,在检验中提升,在提升中突破,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做,如此反复,将希望之花种满乡村、开满乡村。

常怀创新之心,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元曲在格律、句式和字数等方面比较宽松灵活自由,甚至在同一曲牌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衬字,而且所增加的衬字的声韵可以不拘平仄,其灵活多变的表达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成为与唐诗、宋词并立的一座艺术丰碑。不朽的作品需要创新精神,伟大的事业同样如此。一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天净沙·即事》中的“二十八个叠字”、《一枝花·不伏老》中的“铜豌豆”使人印象深刻,但如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所说的“不因酒困因诗困”那样,好点子确实不可多得。基层干部要时常把创新意识、理念放在心里,用发现创新的眼睛去工作和生活,才有可能在平凡中见伟大,在细微中见真章。二要有一丝不苟的态度。“欲赋生来惊人语,必须苦下死功夫”,创新的路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困难,一个小细节的失误,就可能导致满盘皆输。创新者需要心无旁骛,既要全链条式地审查,又要逐个环节去排查,全力护航创新之路走深走实,避免出现“船到江心补漏迟”的情况。三要有持之以恒的韧劲。元代杂剧家、散曲作家乔吉曾说:“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很多创新的想法在付诸实践中,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执行到一半就草草收尾。创新要保持历史耐心,克服浮躁心态,久久为功、锲而不舍,这既是事业观、政绩观的选择,也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基层事业发展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促发展。

常怀公仆之心,走进群众,融入群众。元曲作家非常注重学习民间俚语,也善于运用民间俚语,故而文章文辞浅白,有鲜明的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和犷放爽朗、质朴自然的情致,可以大胆想象,在几百年前的勾栏瓦舍中,具有独特魅力的曲调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群驻足欣赏,好不热闹。只有迈进群众门槛,才能走进群众的心坎。一要初心不改,依靠群众。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群众工作“休看作等闲”。基层事务千头万绪,但要像马谦斋笔下那“贞姿不受雪霜侵”的竹子,秉承党的优良传统,胸怀人民梦想,致力人民生活,践行人民立场,坚守人民情怀。二要矢志不渝,服务群众。元曲讲究情景交融,打动人需注情于景,服务群众也需动之以情。通过“看荞麦开花、绿豆生芽”“闲来几句渔樵话”,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的“糟心事”“麻烦事”,把工作做在平时,把服务做到极致。三要使命不怠,发动群众。群众是最好的老师,要善于汇集群众的智慧,借助群众的力量,把难事办成,把大事办好,让人人都成为改革发展的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岐麦林桑,渡虎驱蝗”,最终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相互统一。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3-08
下一篇 2022-03-08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