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刻”基层干部画像

安徽省阜阳市选调生 郭晓晗

竹刻艺术是一种以刀为笔,以竹为纸的传统工艺,既借竹之风貌,又融合了书、画、诗、文等多种艺术形式,为小小的竹片赋予了满满的文化底蕴和金石品味,竹刻的过程需经煮晒制坯、起稿、雕刻、修正抛光等。刚踏入工作的选调生就犹如清秀俊逸的竹片,雕刻出一个合格的基层干部画像不正如竹刻的过程吗?

 

煮晒制坯,去除“书生气”,身上多留“乡土气”。竹子需经煮沸晒干、薄刃刮皮等方能作为制作竹刻的材料使用。刚出学校的选调生就犹如未经煮、晒、刮的新鲜竹片,身上书卷气浓,不接地气,要学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扎根基层,就要学会接地气、学会“躬行”。简而言之,咱们选调生要会一方之言、会叙一段家常。在叙家常、说土话的过程中,问问咱们父老乡亲想什么、盼什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交流真情实干。“大爷,你家的麦有多少亩?打了有多少斤?”乡土气息的话语无形中平添了亲切感,拉近了和乡亲们的距离。

起稿运筹,眼睛向下,人要在事上练。雕刻前,将前期煮晒后的竹子进行起稿,确定何处用单线,何处用双勾。通过起稿进行全局运筹,体会线条变化的韵味。起稿运筹正如开展工作,要做好全局谋划。在夏收工作中,我从邱书记身上就学到了推动工作要有全局性,在开展夏收工作时,邱书记有条不紊地进行部署:确定领导小组、包保体系;划分小组,分工明确;统一调度收割机、打捆机;督查保障人员、物资情况。“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如何谋划全局?邱书记曾在开会时这样说过,“大家一定要对咱们村有透彻的了解,多下去走走,工作上多思考、多练”。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才能全方位把握村情,然后在把握村情的基础上开展工作。一旦工作推不动了,要多思考、多去找办法,而非把困难上交。把这些困难中的苦难变成自己的磨刀石,在处理事情上磨炼自己的工作方法。

身正刀稳,雕刻出“温情”的为民之道。竹刻注重身正刀稳,如果只是一味求快,那竹刻,就很可能会失去内涵和风骨。解决矛盾纠纷正如这样,不能一味只求快、不求群众的满意度,要始终把人民赞不赞成、满不满意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很多矛盾纠纷涉及土地纠纷,新集村之前又经历了合拆自然村,时间跨度长,问题难以解决。前不久李小某因把白杨树栽在李子某的地头坑边,发生纠纷。经过我们耐心地解释政策、讲道理、多次上门调解后两人握手言和,脸上都露出开心的笑容。新集村的邱宏伟调解员这样说道,“咱们要做有温情的矛盾纠纷调解员,把老百姓的满意度放到第一位。”

修正抛光,勤掸“思想尘”,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刻竹时棕帚时刻不离手,刀口内的竹屑要随时清刷。这恰如我们基层干部要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年轻干部要守住内心,明底线,知敬畏。“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始终保持强大的抵腐定力,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才能永葆本色永不褪色。

身带“乡土气”、敢于在干事上磨炼本领、为群众办实事有温情、勤掸“思想尘”,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竹刻出一幅合格的基层干部的画像!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6-08
下一篇 2022-06-08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