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公里”的“三跨难”

湖南省衡南县云集街道办事处选调生 卢旺兴

基层是各项工作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尤其是基层治理现代化提出以来,村社区作为面向群众服务的最前线,人少事多难、应上治下难、功不抵过难等“三难”现象日益突显。日前,湖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厅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为基层治理走好、走快、走稳赋能提速。

聚力“领头兵”,调解“少与多”的矛盾。“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人少事多,一个村社区居民总数少则一两千人,多则上万人,而班子成员一般只有五到八名,基本都是一职多岗甚至“全岗通”,运转效能因“小马拉大车”负重而低质化明显。《措施》指出要坚持党建带群建,支持群团组织承担公共服务职能。可以通过强化支部力量让党支部进小区、进楼栋、进屋场等构建起“区域化党建共同体”;激活党员能量让党员骨干当片区长、单元长、业委会长等“亮起党旗”;用好群团增量充分发挥“志愿红”“余晖卫士”“银发力量”等公益互助组织覆盖“管理盲区”,形成“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的网格化治理模式,通过共建共治共享让基层各项民生工作更快速度、更具温度、更有力度。

校准“定盘星”,调整“虚与实”的转换。“工作好不好,取决材料多或少”仍是基层工作考核评判的主要现状。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各种填表报数、督查挂牌,容易陷入投机取巧、谋事不实的恶性循环,造成基层工作“大力做虚功,实际难落地”的尴尬局面。要把笃行求实、取得实效作为衡量基层工作的主要标准,而工作是否落实、问题是否解决、干部能力作风怎么样,群众心中有杆秤。因此,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建立村社区工作事项准入机制,切实为基层增能减负,引导基层干部回归本位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干实事、解难题;另一方面可以推行如衡阳的“绩效衡阳”“‘清’易通”“‘码’上办”等服务和评价于一体的线上平台,让基层工作考核方式从“由上级说了算”往“工作行不行,群众评一评”倾斜,促使基层工作回归“把工作做实、让群众满意”的核心。

把握“平衡点”,调和“刚与柔”的协同。随着治理重心下移,基层事权越来越多,承担的责任和风险也越来越大,过于频繁的施压和“100-1=0”的严苛问责让基层干部缺乏灵活工作空间,更有甚者会滋生干部“多做多错”的避责心理从而造成惧政怠政懒政。过刚易折,管理基层干部要“刚柔并济”。“刚”即严管,工作落实必须高标准、严要求,“管”出干部形象、“管”出作风、“管”出实绩;“柔”即厚爱,完善干部培养机制、拓宽干部晋升渠道,同时落实《措施》中的“除明确要求外,不得与基层签订责任状、实行‘一票否决’”的要求,要“爱”出干部信心、“爱”出动力、“爱”出坚定,让基层留得住人、干得成事。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6-14
下一篇 2022-06-14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