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考核要善做“减法”

 在某财力弱县,一位干了25年的村支部书记向半月谈记者倒起苦水。这位书记说,这些年党和国家政策好,以前让人发愁的农民负担、子女教育、看病报销等老问题已大大缓解,“报材料”“填表格”的一摊事倒成了村干部的心病。

原来,村里以前整理材料都是村会计拿到镇上小店去复印,随着上报的材料越来越多,村干部决定买台复印机。可是,这台复印机“胃口”挺大,每年复印的材料、买墨盒的钱及设备维修费,一年至少要花3万元。村干部一算吓一跳:村集体一年好不容易才攒6万元,一下子就让复印机“吃”掉一半!

开展一项工作,必要的数据填写、材料汇整、监督考核等,本无可厚非。但这些年从媒体报道以及相关部门公布的一些案例来看,也不乏一些基层地方和部门念歪了经。前不久,就有媒体报道,一个乡迎接检查打印费就10多万元。巨大的浪费令人痛心疾首,背后的形式主义令人忧心忡忡。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上级部门交办的类似事务过多,基层干部不得不加班加点找资料、熬更守夜补台账,导致许多精力都耗费于此,而服务民众、干实事的时间就得打折扣。

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从中央到地方,多措并举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取得不错成效;2020年,中央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紧盯老问题和新表现,进一步把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然而,“折腾式指令”等现象仍然积习难改,症结就在于其具有多样性变异性,同时又具有顽固性反复性,根源还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了矛盾和问题。

力戒形式主义,关键在于落实。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克服功利主义,科学设定、实施绩效评估指标,给基层各项考核做些“减法”,在了解群众的真实诉求上做“加法”,让基层有时间“喘气”,减少不必要的考核。另一方面,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关键要“追根溯源”,明确整治责任主体、责任目标,并严格考核监督,才能实现对形式主义的标本兼治。

工作有“表”,更要有“里”。改革攻坚,靠的是披坚执锐;经济发展,要的是勇往直前。要真正为基层减负,就要带头转变工作作风,莫让“折腾式指令”成为基层多干事、干实事、干成事的羁绊,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中去。

本文信息来源为 半月谈

(3)
上一篇 2020-11-30 18:28:02
下一篇 2020-12-07 21:52:06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