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三心 常三思 写好新时代民生答卷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提出“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习近平总书记紧紧围绕“民生”二字,深刻彰显出其真挚深厚、始终不变的为民情怀。广大基层干部要心怀“国之大者”,着眼“为民小事”,解急难愁盼之“题”,答为民服务之“卷”。

思群众之所荐,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责任心问政于民。共情共融,而不高谈阔论。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民心是最大的政治。2023年两会在即,中国政府网联合各大网络媒体开展“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聚焦“教育与人才”、“科技与创新”等14类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话题,听民意、汇民智、解民忧,让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民意表达顺着网络直达两会、直至中央,画出政意民生的“同心圆”。“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作为基层工作人员,官职虽“微”,但责任却重,不仅要保持责任心,常思群众之所荐,问政于民,聚集民意,传递民情,更要做到问政向民,竭力做好民生实事,从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实之中获取政绩,以为民之“微”,谱政绩之“大”。

思群众之所愿,以“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公仆心问计于民。凝智成策,而不闭目塞听。如果说问政于民问的是“政”,问的是顶层设计;那么问计于民则问的是“策”,问的是具体落实。“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小到社区人居环境治理,大到市政路政工程,关于社会治理的问题,主角永远不仅仅是政府,而民生大计的制定也永远不能仅仅依靠政府,要调用好群众“智囊团”,保持公仆心,常思群众之所愿,从群众中汲取“金点子”,充分利用党员群众座谈会、民主协商会等会议,借助党员党屋、居民协商议事平台,深入群众、贴近群众,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做到为民所“记”更要为民所“计”。

思群众之所虑,以“心中常念桑农苦”的同理心问需于民。体察民情,而不闭门造车。对于人民群众来说,点滴小事,缱绻于心,牵绊于情,解决的是急难愁盼,方便的是衣食住行。保持同理心,常思群众之所虑,只有时时刻刻将民生问题抗在肩上、抓在手上、放在心上,才能解决好人民心中的“闹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心中为念桑农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当前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上到各级政府,下到街道、社区,都要一手抓放控、一手保民生,为居民提供“管家式”、“点对点”服务、实现“心连心”关怀;为特困群体提供“精准化服务”,开展敲门行动,主动敲开辖区内空巢老人、困境儿童等人群的家门,询问了解生活需求,让一个个问题在“一敲一开”中得以解决。

问不是目的,行之所致、解决问题才是根本。解决民生问题无捷径,只有不断思民之所思、想民之所想、解民之所忧,稳中求进,接续发力,久久为功,方能写好新时代的民生答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王雪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04390.html

(2)
上一篇 2022-12-28
下一篇 2022-12-28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