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以人为根本 书写民生新答卷

民政工作事关民生福祉,直接连系着人民群众的心声和呼声,是人民群众关注度极高的一项工作。作为民政干部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民政工作体现党的初心使命,必须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把群众关切作为工作的“晴雨表”,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度量衡”。因而,做好民政工作,要从点到面,从内到外,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书写好民生福祉这张完美答卷。

了解民情。我们知道民政工作的服务宗旨是: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本着这个宗旨,才能更好地贴近民生,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才能更好地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提供更大的保障,以人为本,统筹解决民生问题实现新突破。民政工作不但服务对象十分广泛,而且服务领域也十分宽广,在很大程度上民政工作都是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干的都是实打实的民生事业,干的都是关乎百姓幸福的事业,容不得半点马虎大意和弄虚作假,这便对民政工作者提出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要求,需要他们牢牢树立群众观点,时刻把群众的幸福放在心上,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发挥首创精神,创新服务理念,用活“服务密码”,针对老百姓的困难和需求,找准问题的根源所在,把准工作落实中的重点和难点,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实招,立实情,担实责,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在这个发展与改变的过程中,随之而来也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解决新问题上下功夫,对症下药,找到破解之策,统筹解决民生问题实现新突破,才能更好推动民政事业创新发展。

勿忘民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民政工作直接服务联系群众,解决好民政服务对象“急难愁盼”是职责所系,更是初心所然。民政干部要深入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厚植人民情怀,心系群众安危冷暖,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用心用情用力办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让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妥善保障,让民政服务对象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有甜头。

尊重民意。“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政干部要深入基层察民情、访民意,多做“雪中送炭”的暖心之事,多行“雨中打伞”的贴心之举,决不能把为群众办实事停留在口头上,更不能付诸笑谈中。民政的工作节奏一定要能够跟得上群众的需求变化,不能仅仅停留在解决“有没有”“够不够”的底线上,必须上升到“好不好”“优不优”的层次;必须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出实招、办实事、解实难,用真心换真情,以实干暖民心。

凝聚民心。“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民政工作永远努力的方向。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最终落脚在不断增进的民生福祉上,体现在不断提升的社会保障水平里,也体现在民政工作的有为有位中。致广大而尽精微,民政系统一直坚持从“一餐饭”“一个书包”“一笔救助金”“一次健康检查”等这样具体的事情做起,不断实现群众的“微心愿”,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民政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变化的、复杂的、重要的事业,是使得群众生活不断改善、社会发展不断进步的一项事业,需要付出更多的情感,付出更多的行动,采取更大的举措,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着眼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切实把民政办成为民之政、民生之政、根基之政。让老百姓底气更足,笑脸更多,生活品质更高,可见,要走好高质量发展就要进一步优化为民服务的举措,进一步夯实为民服务的根基,进一步强调为民服务的理念。

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时代如何变迁,民政“为民”的初心始终不变,民政“为民”的职业始终如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民政工作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是检验人民生活是否得到改善的一个重要途径和“窗口”,不但如此,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领域内承担着保基本、托底线、救急难的重大任务,发挥着保稳定、重民生、解难题的重要作用,民政工作所取得的每一项重大突破、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会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因此,做好民政工作,就要坚持为民服务这条主线,正确把握民生与发展的关系,不断推动民政事业取得新突破,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推动社会发展的全面进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w239,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43965.html

(0)
上一篇 2023-09-22
下一篇 2023-09-22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