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处着手,“实”处发力,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人民调解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第一道防线”,关系着民生福祉,社会稳定。因此基层干部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十分必要。需从“微”处着手,“实”处发力,坚定不移推进网格化管理,“发挥‘精网微格’作用,践行好“枫桥经验”,让矛盾纠纷调解工作走到田间地头、走进百姓心头,使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一、摸排为主,织密网络抓苗头,夯实社会治理“底座”

问题的解决得力于问题的发现。因此矛盾纠纷的化解需发挥好网格员“千里眼、顺风耳”的优势,以听民声、访民意、察民情、排民忧、解民难为切入点,进行常态化入户走访,收集民情民意,滚动排查辖区隐患纠纷,让群众“寻”服务变网格员“送”服务。必要的时候网格员需变身“调解员” ,发挥“润滑剂”的作用,用真心化解疑心、用耐心感染民心、用行动解决问题,使各类矛盾纠纷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网格内,维护邻里友善相处,守护社区和谐稳定,夯实社会治理“底座”。

二、调解兜底,情理法结合抓化解,排除矛盾激化“雷 ”

基层干部做人民调解工作可借鉴获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优秀人民调解员”马善祥的工作原则:“起立迎接,请坐倒水,倾听记录,交流引导,解决问题,出门相送”。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助之以法”的方法去疏解民怒,满足民需,引导民风,促进民富,推动民主。人民调解员不仅需要懂各类专业知识这个硬件,还需拥有共情能力这个软件。因此在调解工作中需先悟好“情”字三要则,即情在于真诚、情在于表达、情在于坚守;再悟好“理”字三要则,即倾听群众说理、会给群众讲理、引导群众明理、论理、服理;最后悟好“法”字三要则,即依法是准则、守法是底线、执法有前提。法治在调解工作中好比骨架,其他方面好比是血肉,骨与血肉的结合,情理法的结合,方可排除矛盾激化这颗“雷 ”。

三、宣传巩固,分类施策抓长效,打通“最后一米”

矛盾纠纷的化解,社会和谐和稳定,并非单靠调解员在调解室“动动嘴皮子”那一会,更多的是需要平时遏制矛盾的发生。较多的矛盾冲突源于不合理的诉求,不合理的诉求多源于法律知识的漏洞。因此,需各村(社区)干部、网格员、德高望重的群众等采取“集中宣讲+适时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区分不同群众,制定法治宣传教育“特色菜单”,分类进行法律知识教育,增强守法意识。教育引导群众熟知合法权益、增强依法自我保护能力。从源头上维护和谐稳定,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使得第一道防线更加坚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螺丝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55340.html

(1)
上一篇 2023-11-21
下一篇 2023-11-21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