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山水路”吃上“生态饭”端牢“致富碗”

近年来,当雄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党建引领牧区特色生态产业发展,推进牧业强县、旅游名县、能源要县建设,守住了绿水青山,赢得了金山银山。

生态+特色农牧,用品牌增收一是坚持党建赋能构建“党组织+合作社+牧户”新发展模式,农牧民党员探索家庭牧场、牦牛育肥合作社、大户养殖等新途径,实施牲畜出栏梯次补贴,提高牲畜出栏率和商品率,带动牧民群众增收致富。今年以来,出栏牦牛5446头,群众增收4600余万元。二是坚持品牌赋能。充分发挥牦牛和水资源优势,丰富“有身份证的牦牛肉”生态品牌,开发主副系列产品20余种,“当雄牦牛”成功入选国家第二批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录。打造“7100”冰川饮用水生态品牌,与南(北)极科考队建立合作关系,成为南(北)极科考指定饮用水。三是坚持科技赋能同浙江大学等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就牦牛品种改良等项目开展深度合作,攻关基因保护、生物克隆、人才培养等,奠定了扎实的科技、人才基础。围绕畜牧业强链补链,推动饲草种植、冷链物流等全产业链建设,推出牦牛绒分梳及附属产品、预制菜、牦牛骨工艺品等系列产品20余个,提高产品附加值。

生态+文旅融合,使山水生金。一是优运营。借助援藏优势,组织人员前往内地学习经验做法,开阔视野、开拓思路。优化经营方式,以“国企+合作社”的形式,推动布达拉文旅公司与达纳牧人旅游服务合作社合作经营,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激发集体发展活力。截至目前,带动达布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200万余元,为牧民群众分红80万余元。二是优推介。坚持以文促旅、文旅融合,发挥“当吉仁赛马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举办“当吉仁”赛马会,实现旅游收入660余万元。举办“虫草旅游节”,传播藏文化、挖掘藏特色,带动群众增收55万元。《天湖·四季牧歌》情景剧成功在北京、南京、安徽等地完成巡演,当雄游牧文化走出西藏、走向全国。三是优服务。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严格行业标准,规范餐饮、住宿、娱乐等行业的经营、管理,完善纳木错景区及周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升服务品质,打造高质量“离首府拉萨最近的游牧文化生活体验区”。截至10月底,全县共计接待游客47万人次,带动第三产业实现旅游收入8000余万元。

生态+新型能源,让阳光变现。一是提前布局。编制完成《西藏自治区当雄县清洁能源资源整体规划》,指导新型能源产业布局发展。组织相关乡村两级干部前往山南市桑日县调研学习,开展县乡村三级集体经济发展大讨论活动,开阔发展思路、凝聚发展共识。二是推进落地。因地制宜发展光伏、光热等新型能源产业,将优质资源变现。充分发挥乡村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教育引导群众转变生产方式,积极配合项目建设,储备光伏用地25万亩。扎实开展“上门服企助企日”活动,主要领导带头现场办公、入企走访,问政于企、问需于企、问效于企,解决企业落地发展的各类问题,推动中能建光伏、国电投新能源等6家公司,“拉萨周边新能源长廊”卓有成效。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232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59370.html

(1)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 2023-12-06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