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结题”仍需“解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深刻揭示了调查研究的评价标准和根本目的。第二批主题教育临近收官,本轮调查研究也已进入“结题”环节。但应当看到,调研“结题”并不意味着翻篇交账、一劳永逸,相反,还要持续树牢问题意识,提升“解题”技能,推动“调研问题”“同类问题”“长久问题”一体破解,实现点上突破、面上巩固、线上跃升的良好局面。

解“调研问题”,成果落地务求实效。若说发现问题是“找准病灶”,那么提出对策就是“对症下药”。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广大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将“调研问题”作为主题主线,普遍深入一线开展实地调研,认真摸实情、寻对策,有针对性提出一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良方”。接下来,重点是做好成果落地“后半篇文章”。要将调研报告中的对策从“纸上”落到“地上”,努力把一张张“问题清单”变为“成果清单”,让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举措,坚决杜绝调研报告撰写“浓妆淡抹”、调查成果运用“草草了事”。要建立结果运用反馈机制,深入村(社区)、企业听群众反馈、看具体疗效,对反响好的,要继续坚持;对效果一般或不理想的,要及时调整、优化完善。

解“同类问题”,活用经验固化成效。“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剖析一个案例、破解一类问题,由点及面“开花结果”,是推动调研成果转化运用的主要路径和关键所在。要善于“窥一斑而见全豹”“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将“调研问题”与普遍存在的同类问题比对研究,从“调研问题”这个“活样本”出发,探求获取同类问题“万变不离其宗”的共性规律,提炼具有借鉴意义、实用价值的规律性认识,形成一套有效解决同类问题的方法体系。要在“长久立”上下功夫,将调研中形成的、经过时间和实践检验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及高效管用破解同类问题的方式方法,归纳形成可“执一而应万,握要而治详”的常态长效制度,进一步发挥制度“治本”功能,切实防止同类问题反弹,实现标本兼治。

解“长久问题”,持续深化形成长效。“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一甲子栉风沐雨,“枫桥经验”创造性解决不同时期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三十五载践行初心,“四下基层”实践载体、形式和方法不断丰富完善;二十年嬗变升华,“千万工程”稳步走过示范引领、整体推进、深化提升、转型升级等四个阶段……历史和实践证明,唯有坚持与时俱进、持续迭代升级,一项好制度才能永葆生命力、永续战斗力。要紧紧依靠人民,自觉拜人民为师,不断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确保调研中构建的好制度始终与人民共创共享、同心同向。要牢固树立求真务实、迎新立新的创新性思维,主动适应民生发展新要求、新问题以及问题新的表现形式,适时更新好制度“2.0”“3.0”版本,确保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同行同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吴时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64907.html

(0)
上一篇 2023-12-28
下一篇 2023-12-28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