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清风传家远

家无廉不宁,国无廉不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融入炎黄子孙、华夏儿女血脉精神,化作人民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家风决定着一个家族长远的发展,既奠定了人生底色,又滋养着精神成长。拥有良好家风的望族人才辈出,身边的邻里乡亲也会争相学习,廉德蔚然成风,社会的正能量就会不断充盈。

格物致知杜妄思。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学习是在不断充实自己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有效途径,勤奋读书、用心刻苦不仅是为了要考取功名,更是为了钻研圣贤之道,忧天下之忧,兴一方百姓,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读书既是立身之本,也是齐家之要,通过学习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放下心中的贪念和欲望,时时存养本心,事事省察私欲,常破“心中贼”与“内妄思”,不为金钱和贪欲迷惑心智、支配行为。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不仅能提高一个人的气质,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净化人的心灵,从诗词中对话古今先贤,感受他们崇高的灵魂和情怀,在顺境时保持谦虚谨慎,在逆境时保持积极乐观,以诗治心养性,踏踏实实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贫莫断书香”,在古代,即使是寒门子弟,也渴望着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读书有着即使身居陋巷也能让人感到精神富足的魅力,因此对于一个家族的意义远比财富更重要。

厚德载物培家运。把财富留给子孙,不如让子孙传承高尚的品德,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没有良好的品德,财富最终也会坐吃山空。“由奢入俭难”,如果继承了祖上的财富却没有守住先辈的品德,养成骄奢淫逸的坏习惯,也过不了箪食瓢饮的苦日子,就会动歪脑筋、走邪路,在面对诱惑时底线失守,给自己引来祸端。教育后生修身养德,即使生活未必富贵奢靡,日子也可过得平静安稳,真诚友善待人,就能赢得他人的帮助和支持,积攒人气、积聚人缘、积累人脉,家族的运势就兴旺。林则徐指出,“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辩证地说明了给子孙留钱,不论其贤愚,都会对其产生负面影响,传世家风、勤廉气骨远比良田千顷、广厦万间更加可贵,留金山银山不如以忠厚道德传家。如果制定了好的乡规民约并且大家都遵守,民风就会淳朴厚实;如果每个家族都教育子孙涵养良好的品德,整个社会就会充满清风正气。

廉勤爱民成善政。廉政以立身,勤政以务公,善政以富民。“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为官当以“忠君爱国、孝俭自律”家风惠泽子孙、垂范后世,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顺境位高权重时,不忘乎所以,不背离做人的道义;在逆境位卑言轻时,不妄自菲薄,不放弃生活的希望。朱熹生活穷困潦倒,但却能够持心守正、坚守廉洁,重农桑,兴水利,轻赋税,惩贪官,极力践行爱民主张。为官不仅要廉洁自律,严格自我修养和约束,还要真心实意为民办事。“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关乎人民利益的事,必须细致入微,把民生实事办到百姓心坎上;伤害群众感情的事,坚决不能去做,脱离群众的危险一定要除掉。廉洁从政,方能在百姓心中树立崇高的威望,在行动之前先令人感受到其清正的品格,百姓的信任与拥护奠定了政府公信力的基础,官员说话做事有号召力,才会形成令行禁止、政通人和的良好氛围。

孟子曰:“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最是清风传家远,人生至味是清欢。清廉家风既是砥砺后世的“磨刀石”,又是抵御贪腐的“防火墙”,廉德是最好的“传家宝”,也是祖先寄予子孙后世的“护身符”,使我们在诱惑面前能够守住廉洁底线,享受幸福人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燕莲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66574.html

(1)
上一篇 2024-01-13
下一篇 2024-01-14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