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窗事发悔之已晚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读《2021年以来全市严重违纪违法警示忏悔材料汇编》后,感想有三。

第一,一失足成千古恨。党培养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不容易,个人成长为合格的领导干部更不容易,能力、品格、机遇,缺一不可。对于任何一个干部来说,即使是旁人看来在从政道路上一帆风顺的人,他的个人成长也不会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背后的付出和汗水就像仅三天可见的朋友圈,旁人不可知罢了。书中的忏悔者中,有的是早年毕业的大学生,是光鲜亮丽的天之骄子,也不乏学历低、起点低,从基层脚踏实地干起的领导干部。他们曾经也是父母的骄傲,是妻儿的偶像,是同事羡慕的对象,是群众认可的父母官,是组织关注的干部,但却一个个在权钱名利、声色犬马、糖衣围猎中,逐渐丧失了信念、丧失了党性、丧失了道德、丧失了底线,一步步滑向腐败堕落的深渊,等到东窗事发,镣铐加身,才一个个痛哭流涕。然而,组织上曾给过他们每个人主动坦白的机会,其中大部分人依然心存侥幸、对抗审查,试图瞒天过海、蒙混过关,错过了亡羊补牢的最后时机,最后在如山铁证之下彻底崩溃。走到最后这一步,想必每个人都是诚心悔过,每一封忏悔书都是以泪为墨,但这已经不重要,他们破坏了政治生态,损害了营商环境,抹黑了党员形象,污染了社会风气,伤害了亲朋好友,错误已经犯下,后果已经造成,那就必然要接受党纪国法的惩处,用接下来的人生去赎罪。几十年辛苦耕耘,旦夕之间政治生命终结,可悲可叹。

第二,路都是自己选的。这样的人生是可悲可叹的,但是这样的人并不可怜,不值得被同情。可怜的是他们辜负的人,值得同情的是被他们霍霍和伤害的人。走上这条不归路,归根结底是他们自己选择的结果。热播剧《人民的名义》中的祁同伟曾得到很多观众的同情,因为他曾经在禁毒一线出生入死多年,是真正用生命守卫人民的禁毒英雄,却因私人感情问题遭到跋扈权力的长期打压,最终选择向权力低头并瞬间黑化,沦为黑恶势力保护伞和钻营弄权的野心家。然而,受尽委屈不是为非作歹的借口,功勋卓著不是违法乱纪的理由。谢晋导演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有句经典台词,“共产党的字典里没有功臣两个字”,振聋发聩。身中三枪输了几十袋血才救回来的祁同伟尚且没有资格以功臣自居而自甘堕落,何况我们这些机关干部呢?书中的忏悔者很多人都写到,滑向腐败的一大诱因是见过灯红酒绿后心态失衡,觉得微薄的工资不值自己的才华和付出。有些人最初收些小礼品的时候还有些忐忑不安,后来随着职务升迁,胃口越来越大,底线越来越低,受贿索贿也能心安理得。还有的忏悔者说,每天都在担惊受怕中度过,拿了钱也不敢花,在惶惶不可终日中等来了党纪国法的严惩,反而卸下了心里的包袱。所以,他们固然受到了各种诱惑,但走过的每一步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没有人逼着他们背叛理想信念,没有不得已的苦衷,没有值得谅解和同情的遭遇,只有值得后来人警醒的深刻教训。

第三,真金也怕火炼。《阿房宫赋》有云。“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纵观整本忏悔书,落马原因五花八门,但可谓毫无“新意”,有搞权钱交易的,有搞小金库的,有搞男女关系的,依然是领导干部腐败的“常见病”。以权谋私,中饱私囊,假公济私,徇私枉法,问题就出在这个“私”字上。当一个人迷失初心、丧失信仰,却又缺乏监督让他们悬崖勒马,让私心占据了公心,一步步把公权力变现为一己私利,他的政治生涯就会像失去车头的列车,最终难逃脱轨的下场。我们应当承认,“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变成令人无奈的历史规律,是因为人总是有经不起考验的人性弱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孰能无欲无求。欲望是人性的软肋,要战胜软肋,固然需要当事人的坚定意志,但我们既无必要也决不能让领导干部完全依靠个人的信念去战胜贪欲。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各个方面,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意义正在于此。我们还应当承认,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我们党面临的真真切切的严峻考验,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是真真切切可能导致亡党亡国的严重危险。制度是制约权力的笼子,也是保护干部免遭侵蚀的结界。主动接受纪律监督,把自己置于制度的约束和保护之下,才是广大领导干部能够心无旁骛尽职履责的最好保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96255021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81662.html

(0)
上一篇 2024-02-19
下一篇 2024-02-20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