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建统领基层治理 打造丛林基层治理标

一、政治引领,筑牢基层治理根基

坚持党建统领基层治理,健全基层治理工作体系,深化党建统领网格治理,着力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基层治理格局。

一是党建统领更加全面。成立党建统领基层治理领导小组,建立镇领导分片包村、入户走访、在村服务制度,选派8名科级干部担任村(社区)“第一书记”,选拔2名“致富带头人”担任党组织书记和主任,村(社区)书记、主任均实现“一肩挑”。建成基层党建规范村6个、非公示范党支部2个,加强与贵州龙凤村等基层党组织横向交流和跨界合作,打造具有丛林辨识度的“绿水创先锋·红星耀菌谷”党建品牌,绿水村入选重庆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创新案例“2022年十佳案例提名”,全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现场会在绿水村召开。

二是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加强“小脑+手脚”基层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以镇综合信息指挥中心为“小脑”,以综合执法力量、矛盾纠纷调解力量、村(社区)网格力量等为“手脚”的基层治理工作体系,全面承接落实各项基层治理工作。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54名,发挥村(社区)“两委”在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方面的作用。开展党员承诺践诺、主动认领公益性事务、帮扶进家门增家底亮家风等活动,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

三是网格运行更加顺畅。推进网格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建设,构建“多网合一”的网格服务管理体系,重新调整划分基层治理网格11个,并同步全覆盖组建网格党支部或党小组,按照“1+3+N”模式配备网格治理团队,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网格员进千万家”活动,收集办理各类问题150余个。建立“村(社区)-网格-微网格(楼道、村组)”治理架构,健全网络平战结合工作机制。

二、自治固本,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进一步激发各方面的动力活力,推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一是自治机制不断完善。建立健全“三会议事”民主决策机制、农村重大事项报告公示和党员村民评议村干部制度等。全面推行乡村治理“清单制”,行政村全覆盖建立权力清单、自治清单、协助清单、证明清单、服务清单、负面清单“六张清单”,绘制各类清单运行流程图,确保村干部履职有依据、群众办事有指南。将规资所、司法所、市场监管所等职能相近的部门进行有效整合建立综合服务平台,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建设“一站式办理”便民服务中心8个,推动乡村资源、服务、管理重心有效下移。

二是群众参与积极主动。总结推广绿水村“绿水人家绿水事务绿水人民商量办”等成功做法,推动基层协商民主广泛开展、制度化发展和规范化建设,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创新实践。全覆盖建立完善《村(居)民公约》,建立村社风俗监督员等制度12项,加强与丛林商会、中建公司等社会组织合作,做优做强“和事佬”等群防群治品牌,引导社会组织、人民群众全面参与基层治理。全面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制”,通过一事一积分、一月一通报、一季一审核的方式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到村级事务管理,目前已有1200余户农户累计积分2万余分,积分兑换有序开展。

三是自治监督有力有效。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定“小微权力清单”,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行政村全覆盖选派监察监督员,加强村级民主监督,村所有事务均由村民代表直接参与、集体决策并及时公开。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任期和离任审计全覆盖,建立农民群众、村务监督委员会和上级部门等多方监督体系,强化农村财务会计核算监督和审计监督。加强村级集体财务收支管理,实行民主决策,对财务收支预决算、较大投资项目等重大事项决策全部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三、法治保障,提高基层治理法治化

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加强平安乡镇建设,努力提高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一是普法学法深入基层。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扎实推进“一村一警一法律顾问”农村社会治理法治体系建设,成立警务室、人民调解室、劝导站,行政村全覆盖签订法律顾问。整合派出所、司法所、法律援助力量,组建8支法律明白人队伍,常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进农村活动,带动全镇干部群众尊法学法懂法用法,建成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4个,村民法治教育和村民小组“法律明白人”覆盖率达100%。

二是矛盾纠纷有效化解。推广落实“三事分流”机制,打造渝事好商量品牌,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月分析研判调度机制,深入推进“黄绿蓝”群众工作机制收集解决群众问题诉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建市级枫桥式司法所,规范镇村两级调解组织,实现“乡贤”工作室、“五老”调解工作室镇村全覆盖,组建16支人民调解队伍,配备兼职人民调解员42名,化解村民日常矛盾纠纷300余起,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三是平安建设持续加强。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加快农村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深入实施“雪亮工程”,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加强对交通秩序、环境卫生等重点领域整治,治理农村安全隐患200余条,坚决遏制安全事故。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非法宗教治理,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和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近5年未发生重大治安刑事案件、越级上访和封建迷信活动。

四、德治润心,提升基层治理软实力

坚持思想政治引领,不断健全完善农村精神文明体系,着力提高基层治理软实力,推动乡风文明持续向好。

一是思想引领不断加强。打造理论讲堂、道德讲堂、社科讲堂“三个讲堂”,组建宣讲团深入村社、院坝宣讲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等200余次,教育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建成投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9个,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榜样面对面”等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二是道德建设有效夯实。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弘扬诚信文化,建立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推动全社会见贤思齐、崇德尚善。深化“十抵制十提倡”,出台规范党员干部婚丧喜庆事宜的规定,建立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等群众自治组织32个,整治农村婚丧礼俗陋习100余起,实施最美家庭、最美庭院等“评讲兑做”主题评比活动,引导村民遵守孝善公约、文明守则、家风家训。以“存美德、得实惠”的方式设立乡村“道德银行”,选树好婆婆好儿媳、道德模范等典型42人,营造比学赶超、向善向上的民俗乡风。

三是文明素养持续提高。镇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建成绿水乡情馆、绿梦文化广场、文化大院、丛林书院,加强威风锣鼓等传统特色文化保护传承。创作《绿水赋》《亲亲的绿水亲亲的家》等文创产品,提高文明素养。实施文明家庭、文明单位创建,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成功创建全国无邪教示范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市级文明村镇9个。

五、智治支撑,数字赋能释放治理效能

强化互联网思维,善于运用“智慧+”智能化手段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一是深入开展“互联网+党建”。深入推进“互联网+党建”,充分利用重庆干部网络学院、学习强国平台提升党员管理教育服务水平,通过12371党建服务平台全方位实现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党员信息登记、流动党员管理、“红细胞”服务,通过远程教育站点建立起党员日常教育、群众自主学习的新路径。搭建“村会、村校、村企”聚才引智服务平台,引进市级以上专家学者15名,华绿公司获批市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二是搭建智治平台。实施全镇机关人员重组、机制重构、功能重塑,完成数字重庆·基层智治平台建设并上线运行。加强“一网统管”顶层规划,搭建多元共治平台,建立“一网统管”跨部门、跨村(社区)沟通协商机制,推动网格化服务管理“多网合一”。统筹45名党小组长、网格员、驻村民警力量,依托工作微信群、QQ群推动群众诉求“一键呼唤”。

三是推进数智化治理。形成全镇基层治理扁平化指挥体系和矩阵型管理模式,构建综合集成、扁平高效、智慧现代、纵横联动的“一中心四板块一网格”。建立健全“网格吹哨、部门报到”问题联动解决机制,加快推进数智化基层治理,做到矛盾在基层化解、问题在基层解决、服务在基层开展。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9049,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91333.html

(0)
上一篇 2024-03-30
下一篇 2024-03-30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